广西贺州发现大量桫椤,这一发现有着非凡的意义。桫椤是素食恐龙的食物来源,它在贺州的大量存在仿佛是开启了一扇通往远古时代的窗口。桫椤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植物,其枝叶舒展,树形优美。这些桫椤的发现,让人们能够想象在遥远的恐龙时代,贺州这片土地上植被繁茂,成群的素食恐龙以桫椤为食的盛景。这不仅为研究恐龙的生存环境和饮食习惯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凸显出贺州在远古生态研究方面潜在的巨大价值,那是生命历史长河中一段被遗忘的繁茂记忆的见证。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林业局21日介绍,近日,一群徒步探索爱好者在昭平南山茶海景区周边的十几条小山谷徒步探索时,发现了近千株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物种桫椤。
它们有些零星分布于小山谷,有些集中生长,其中两处山谷在不到100米长度范围内大约各有大小桫椤50余株,其中最大一株的高度约5米,冠幅达6米,地径39.81厘米,胸径28.66厘米。在这株大桫椤的周围生长着几十株中小桫椤,中等的1米至4米高,小的有十几厘米高,只有几片叶子。这些山谷的桫椤植株都正常生长,植株数量也呈增长趋势。
桫椤是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之一,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在距今约1.8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桫椤曾十分繁盛,与恐龙同生同荣,成为生物界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重要标志。经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桫椤仅在一些低纬度的适宜生态环境中生长并繁衍至今,因此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在恐龙灭绝之后,桫椤却幸存了下来,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中国已经把桫椤科全部种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昭平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桫椤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且数量稀少,故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这次徒步探索爱好者在那么大范围内发现桫椤生存,一些地域的桫椤呈现数量不断增长、植株不断生长的态势,且又在旅游景区周边,这对于研究当地气候变化和生态旅游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