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诗词,让人心灵不死
创始人
2024-11-25 20:35:10
0

叶嘉莹先生一生与诗词相伴,在她的世界里,诗词有着神奇而伟大的力量,那便是让人心灵不死。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从战乱年代到和平时期,从故乡到远方。诗词于她,是在颠沛流离中坚守内心宁静的港湾。她对诗词的热爱与钻研,如同火炬照亮岁月。她将古老的诗词传承与播撒,那一首首诗词从她口中、笔下流出,带着千年的韵味与力量,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无论是困苦还是顺遂,诗词都是滋养心灵的源泉,在她的引领下,人们领悟到诗词能跨越时空,赋予心灵永生的活力。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

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穿裙子的士”。但在她自己看来,一生最重要的身份,莫过于“教诗词的老师”。

有学生问,诗词究竟有何用?她毫不迟疑、朗声答复:

“让人心灵不死”。

叶嘉莹生前照片(图源:新华社)

叶嘉莹说,之所以终生从事诗词教学,是因为“有一段因缘在”:“我所有的诗词,都是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一户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就教她背诵诗词。看到家中四合院的花草,幼年叶嘉莹佳句天成:“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成长于国家贫弱、动荡不安的年代,她写下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

17岁那年,母亲骤然离世,叶嘉莹说“诗是从心里跑出来的”,写下8首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在台湾,丈夫身陷囹圄,叶嘉莹带幼女寄居友人家客厅,“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为了生计四处教书。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举家迁居加拿大。女儿女婿因车祸罹难后,她恸哭多日,写下哀女诗:“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经此一难,叶嘉莹觉悟,“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她投出回国教书的申请信,在温哥华暮春黄昏中走向邮筒,她吟道:“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叶嘉莹说,要把自己的余年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图源:新华社

自1979年起,叶嘉莹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并先后被北大、南开、北师大、南大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或名誉教授。1993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5年起定居南开园,“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南开大学主楼有个阶梯教室,一听说叶嘉莹开课,学生们闻讯而来,几百人的教室,不但座位、阶梯上坐满人,窗台、窗外也都是人。去上课时,叶嘉莹只能“挤”上讲台。

“与西方诗歌的起源不同,中国传统诗歌以内心的感动为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诗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心不死。”叶嘉莹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说,在叶嘉莹心中,诗所兴发的情志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美好的联想、积极的精神、高远的瞻望”,叶嘉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阐释了诗教的功能,强调了诗歌对塑造国人心灵品质的重要作用。

也正因此,叶嘉莹崇尚吟诵,坚持以传统声调为学生诵诗,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让学生“进入诗人的语境,过别人的人生”。

有学生回忆,叶先生柔婉而不失顿挫的声调吐字,考证而不失神游的条分缕析,仿佛给了你一把钥匙,让你打开历史之门:“此刻不存在了,回到唐玄宗天宝三年的夏天;客厅不存在了,来到洛阳城的一间酒肆;你我不存在了,变成了衣袂飘飘的诗仙诗圣;杜甫初会李白,正一见如故……”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图源:央视新闻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问题:诗词究竟有何用?

叶嘉莹曾说:“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微不足道,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尘世中的光明,我希望能把这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试想,当你从陶潜、李杜、苏辛的诗词中看到光明俊伟的人格与修养,你是否还会丧失理想和希望?透过诗词,当你看到草木生发就欣喜,瞥见秋叶凋零就悲哀,为万事万物兴发感动,因诗词而正得失、厚人伦,生命是否还会单薄空虚?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叶嘉莹历尽波折却“轻而化之”,背后正是几千年中华诗词沉淀出的底气。

她写过一首《浣溪沙》,有句云:“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她说,其灵感源于《考古》杂志的一篇报道:两颗从汉朝坟墓中挖出来的莲子,在精心培育下,竟奇迹般地发芽开花。此后很多场合,每当人们问叶嘉莹对中国诗词未来的看法,白发苍苍的老人总是复述这个故事,作为回答。

斯人已逝,但诗词长存,人心不朽。如何与诗词对话,与古人对话,让渊深的中华文化转为我们内心世界之强大,正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命题。

文/点苍

编辑/绫波

相关内容

国家防总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
国家防总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
2025-07-05 22:33:39
日本末日预言者开始改口
近日,曾大肆宣扬日本末日预言的那些所谓“预言者”开始纷纷改口。曾经...
2025-07-05 21:32:59
最大不明物体正朝地球飞来 ...
近期,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一个最大的不明物体正朝着地球急速飞来...
2025-07-05 17:04:51
美数十万人上街抗议特朗普政...
近期,数十万名美国人走上街头,对特朗普政府表达强烈抗议。他们手持标...
2025-07-05 17:03:59
日本大地震预言时间点已过:...
日本大地震预言时间点已过,然而并未如预言般发生地震。这一现象再次提...
2025-07-05 16:33:30
台风“丹娜丝”未来怎么走?...
台风“丹娜丝”未来的走向备受关注。专家指出,其移动路径受到多种因素...
2025-07-05 16:03:05
钟木达任福建省贸促会党组书...
钟木达荣任福建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这一任命意义重大。他凭借丰富...
2025-07-05 14:03:28
福州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Ⅲ...
近日,福州迅速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Ⅲ级。这一举措彰显了福州应对台风...
2025-07-05 12:03:36
最新!福州市教育局发布白名...
最新消息!福州市教育局重磅发布白名单啦!这一举措旨在规范和保障教育...
2025-07-05 11:05:42

热门资讯

国家防总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防台... 国家防总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福建和广东作为沿海地区,面临...
日本末日预言者开始改口 近日,曾大肆宣扬日本末日预言的那些所谓“预言者”开始纷纷改口。曾经信誓旦旦地声称日本将迎来毁灭性灾难...
最大不明物体正朝地球飞来 12... 近期,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一个最大的不明物体正朝着地球急速飞来,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据可靠消息,...
美数十万人上街抗议特朗普政府 近期,数十万名美国人走上街头,对特朗普政府表达强烈抗议。他们手持标语,呼喊口号,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
日本大地震预言时间点已过:没震 日本大地震预言时间点已过,然而并未如预言般发生地震。这一现象再次提醒我们,对于所谓的“大地震预言”应...
台风“丹娜丝”未来怎么走?专家... 台风“丹娜丝”未来的走向备受关注。专家指出,其移动路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根据大气环流等情况判断...
钟木达任福建省贸促会党组书记、... 钟木达荣任福建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这一任命意义重大。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将引领福建...
福州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Ⅲ级 近日,福州迅速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Ⅲ级。这一举措彰显了福州应对台风威胁的高度重视与积极行动。各级部门...
最新!福州市教育局发布白名单! 最新消息!福州市教育局重磅发布白名单啦!这一举措旨在规范和保障教育领域的各项活动与机构。白名单的公布...
大雨!暴雨!台风“丹娜丝”生成... 大雨倾盆,暴雨如注,天地间仿佛被一层厚重的水帘所笼罩。狂风呼啸着,与雨水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