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家失信医药企业被曝光:行业规范的警示钟》
近日,25家医药企业被曝光存在失信行为。这一事件犹如重磅炸弹在医药行业激起千层浪。这些企业的失信行为涵盖多种恶劣情形,或是药品质量把控不严,或是商业贿赂等违规操作。此次曝光是对医药行业的严肃整顿,医药关系民众健康福祉,企业失信是对大众信任的严重辜负。这一举措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让民众在用药安全上多了一份保障;另一方面也向整个医药行业敲响了警钟,警示各企业必须遵守诚信原则,合法合规经营,积极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医保局曝光25家失信医药企业
日前,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其中4家医药企业评级为“特别严重”,21家医药企业评级为“严重”。
图片25家失信企业名单。(国家医保局官网)
据介绍,价格招采信用评级主要依据行贿金额、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等严重程度进行确定。比如,单笔行贿1万元以上为“一般”,单笔行贿10万元以上为“中等”,单笔行贿30万元以上为“严重”,单笔行贿200万元以上为“特别严重”。
根据医药企业信用评级,相关部门可采取提醒告诫、提示风险、披露失信信息,直至限制或中止该企业涉案或全部药品医用耗材挂网、投标或配送资格等处置措施。比如,对评级为“严重”的企业,采取取消涉案产品挂网和配送资格等处置措施;对评级为“特别严重”的企业,采取取消其所有产品挂网和配送资格等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