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口中种牙肺部却“蛀”洞:健康警示》
有这样一位男子,他原本只是进行口腔的种牙操作。种牙似乎是现代口腔医学常见的改善牙齿缺失的手段,本应顺利地为他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他的肺部竟然出现了一个洞。这看似毫不相关的口腔与肺部,却因某种复杂的因素产生了关联。也许是种牙过程中的感染通过血液循环或者其他途径蔓延到了肺部,引发了肺部的病变,这一事件无疑为医疗安全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即使看似常规的医疗操作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你知道吗,口腔病原菌不仅能蛀牙,还可能“蛀肺”。这不,41岁的陈先生到一家口腔诊所种了一颗牙后,肺部竟出现了一个“大洞”。
一个月前,陈先生磕掉了一颗门牙,恰巧看到一则“超低价种牙”广告,马上前往该口腔诊所接受了种植牙手术。谁知,没过几天,他竟开始反复咳嗽、咳痰。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的CT检查结果让陈先生吓了一跳:肺里居然出现了一个大洞。该院呼吸内科的陈瑀副主任医师告诉他,这是肺脓肿。经过抗生素治疗,目前陈先生的咳嗽已有明显好转。
陈瑀告诉陈先生,肺脓肿的治疗周期至少要6至8周。而且,病原体已经对他的肺部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即使炎症消失,肺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
陈先生很纳闷:自己就是种了颗牙,怎会患上肺脓肿呢?陈瑀介绍,肺脓肿以前也叫肺脓疡,属于肺部的一种化脓性炎症,大多为一种或者多种细菌感染引起肺组织功能受损,随后形成脓肿。
在肺脓肿的急性期,患者往往出现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脓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特别严重的患者可能形成脓毒血症或者脓毒败血症休克;长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其他脏器功能衰竭,比如心功能下降或者肾功能衰竭等。
肺脓肿的病因有不少。最多见的是吸入口腔、鼻腔、咽部的病原菌。比如牙龈感染之后,口腔内的病原菌可能被吸入气道,沿着气管、支气管,到达远端的细小支气管。细小支气管出现化脓,破坏局部的支气管组织,形成一个脓腔。
引起蛀牙、牙周炎等的口腔病原菌也可能直接引起肺脓肿。针对陈先生的例子,陈瑀特别提醒,预防肺脓肿,要做好口腔卫生。接受种植牙等口腔手术,要前往有经验、有资质的医院。另外,要重视口腔、上气道慢性感染病灶的治疗,口腔手术前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相比普通人群,咽喉部功能欠佳、气道保护能力弱的人群更容易受感染。因此,脑卒中康复患者、咽喉部疾病患者发生吸入性肺脓肿的几率更高,要更加警惕。(记者 朱丹华通讯员 陈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