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奉献者陈惠青》
陈惠青,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心人士。17年的时光,在他的生命轨迹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献血近万毫升。这一数字背后,是他17年如一日的坚持。每一次撸起袖子,都是一次生命的赠予,每一滴献出的鲜血,都可能成为拯救他人的希望之光。17年,他无畏地踏上献血之路,无惧针头的刺痛,不怕路途的奔波。近万毫升的血液,如同潺潺溪流汇聚成爱的江河,他用自己的热血,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无数需要救助的生命送去了生机与温暖。
陈惠青是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的一名药师,他献血的善举救助了许多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今年是陈惠青献血的第17个年头,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陈惠青。
“热血达人”随叫随到
“领到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证书的时候,我很激动,没想到已经献了这么多了。”陈惠青说,献血早已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陈惠青1985年出生于连江马鼻镇,第一次献血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才读大二,对献血还没什么概念,学校来了献血车,想着自己身体不错,献血也能救人,就上了车,撸起袖子献了血。”陈惠青说,因为献全血要间隔半年才能再次捐献,所以他渐渐忘了这事。一直到第二年有一次出门玩的时候,见到熟悉的献血车,他才再次走上车。他说:“我小时候就喜欢帮助人,献血是能救人的事,我就想着多做一次是一次。”
就这样,陈惠青的献血证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有成就感,献血渐渐成了他的日常。献全血6次后,他了解到单采血小板间隔14天就能再次捐献,便果断从献全血变成了单采血小板的“忠实粉丝”,哪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也不在意。
虽然他没有定时献血的习惯,但作为O型血的他习惯关注省血液中心的官网,如果看到O型血紧缺,他就会毫不犹豫去献血。有时候接到省血液中心的招募电话,他也二话不说答应,如果碰上值班,他就和同事换班。
同事们虽然知道陈惠青有献血,但不知道他是个“热血达人”,还是金奖得主。
17年献血近万毫升
“到医院上班后,更坚定了我坚持献血的决心。”陈惠青常年在急诊药房和门诊药房轮换工作,特别是在急诊药房时,常常看到救护车拉着重伤员来急诊科,有的出血严重,需要紧急输血,这让他更明白自己的坚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保证自己随时能够献血,十多年来,陈惠青对自己的健康很在意。他生活自律,平日保持运动,常常爬山、跑步,且不抽烟不喝酒。
家里人也十分支持他,每次献血,爱人都会为他准备大餐,孩子也会对爸爸竖起大拇指。
“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常常把自己献血的照片给他看,告诉他什么是献血,献血的意义是什么。”陈惠青说,当孩子看到他扎针一点不害怕的时候,总夸他好厉害。他说,这么做是希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让他从小树立献血救人的意识,更爱护身体,长大了也能献血帮助他人。
“血液可以再生,我希望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让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江河。”陈惠青说,只要身体条件和时间允许,他会将无偿献血这件事坚持下去。
陈惠青不仅以专业的药学知识服务病患,更以无私的献血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记者了解到,他也因此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据了解,17年间陈惠青累计献血28次,其中全血2400毫升、单采血小板37.4治疗量,总献血量近1万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记者 陈丹/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