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在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进程中成绩斐然,已成功培育出38个“科技村落”。这些“科技村落”犹如星星之火,在八闽大地的乡村中点燃科技兴农、科技富村的希望。在这些村落里,现代科技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精准的农业灌溉、智能化的养殖管理,还是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与质量,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科技还为村落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注入新活力,使这些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成为福建乡村振兴画卷上的绚丽一笔。
近日,省农科院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院与闽侯县共建的白沙镇林柄村“科技村落”进行结题验收。专家们认为,项目建设有坚实基础、产业依托、科技支撑、资金投入,成效显著,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针对该村土壤酸化、苦瓜连作障碍、蔬菜品种老化等产业关键技术难题,项目组组建了专家团队,开展绿肥品种选育、蔬菜新品种选育和水旱轮作、化肥减量增效、土壤酸化治理等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带动周边区域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村落”为福建首创的村庄建设模式,旨在搭建科技进村入户平台,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对接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科技机构专家,聚焦产业技术难题,推进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去年,省农科院、省农学会联合发布《“科技村落”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为“科技村落”建设提供技术规范。截至目前,省农科院已在全省培育共建38个“科技村落”。(记者 张辉)
下一篇:福州、厦门最新人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