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查获“特供酒”888瓶》
福建积极开展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成果显著。在行动过程中,执法人员精准出击,成功查获多达888瓶“特供酒”。这一查获行动反映出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出专项行动对市场违规行为强大的打击力度,有效整顿酒类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特供酒”往往存在来源不明、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查获它们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健康、公正与透明,也彰显福建在规范市场经营、打击非法商品流通方面的坚定决心。
自“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深挖非法制售源头,全面铲除违法链条。截至10月底,全省共查获“特供酒”888瓶,涉案金额108.57万元,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2件、移送公安机关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清除生产窝点2个。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为期1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借“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名义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行为。
省市场监管局迅速响应,线上线下同步打击。
线上,充分发挥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网络交易监管、广告监管、12315等平台作用,实时监测、定期搜索涉“特供酒”关键词的商品信息、交易信息和酒类广告,主动发现涉嫌违法线索28条。其中,通过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系统搜索有效线索8条,立案查处5件。在抖音、淘宝、快手等20个平台,对15153件酒类商品开展网络专项监测18070条次,筛查出涉嫌不正当竞争违法线索10条。
线下,统筹全省全系统资源,充分发挥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商标、广告、反不正当竞争等条线监管专业优势,同步开展监督执法检查,清理线下制售源头和消费渠道。截至目前,共出动12.09万人次,检查酒类生产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各类市场主体4.94万余家,发现“特供酒”线索26条。
针对排查出来的违法线索,省市场监管局分类建立清单台账,及时分发核查处置,对账销号严格管理。(记者 刘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