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围起”:锁边“合龙”的壮举》
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一项伟大的工程实现了锁边“合龙”。这一成果意味着人们对沙漠治理迈出了极具意义的一步。通过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的锁边工程,宛如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打造了一道绿色的防护带。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沙漠治理技术和决心上的强大,也给这片广袤的沙漠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一“围起”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探索成果,有望改善沙漠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风沙危害,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11月28日上午,在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于田县,随着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
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边缘总长度约3046公里。截至2023年底,沙漠周边形成了长度约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剩余的285公里“缺口”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一年多来,“锁边”任务涉及的喀什、和田、巴州多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60多万人次参与其中,通过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多措并举,顺利实现“锁边合龙”。
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增加空白区“合龙”处的宽度,巩固提升“锁边”成效,努力打造全国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新疆力量。
(总台记者 王新宇 刘飞飞 李强 索南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