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在中国造船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它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这一成就彰显了我国在航母建造技术上的巨大跨越。从设计理念到建造工艺,从技术创新到工程管理,福建舰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中国造船人的智慧与心血。它标志着我国在航母研发与制造领域走向了新的高度,展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卓越成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造船人不断追逐新的梦想,书写更多辉煌篇章。
“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船政事业的创始者左宗棠。 图源:福建日报
1866年的今天,左宗棠在福建设立清朝政府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福州船政局。
近代海军摇篮和近代工业发祥地
船政不同时期的名字 图源:福建发布
19世纪中叶,欧洲列强屡次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为了“防海之害而收其利”,奏请朝廷批准在马尾一带设局造船,培养人才。后命名为总理船政,是中国第一个专门负责海防近代化的国家机构。首任总理船政大臣为沈葆桢,筹办船政成为他毕生最大的功绩。
船政全景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近代,为了向海图强,福建船政不断创新争先,取得了诸多“第一”:造舰船、办学堂、兴海军、试飞机……
1869年,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蒸汽动力军舰建成。
1889年,中国第一艘自制钢甲舰建成。
1876年建造的中国第一级铁胁钢壳兵船“威远”号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船政还创造了中国造船的数个第一:
第一艘国产千吨级军舰“万年清”;
第一艘国产木质巡洋舰“扬武”;
第一艘自主研发军舰“艺新”;
第一艘国产铁胁木壳军舰“威远”;
第一艘国产钢甲舰“平远”;
第一艘国产大型鱼雷军舰“广乙”;
第一艘国产全面电照明军舰“建威”……
这是从船政学堂毕业的最早的一批学生。受访者供图
船政学堂也培养出邓世昌、刘步蟾、严复、詹天佑、陈季同等一大批军事、科技、思想、外交人才
百年前,中国人尝试在福建造航母
1918年设置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HMS Argus)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标志着现代意义航母的诞生。就在这一年,距英国几万里的福州船政局,古老中国关于海军航空的梦想也横空出世。
1918年,福州船政局内设立的“马江海军制造飞机处(海军飞机制造工程处)”。图源:福建发布
四年后的1922年,由马江海军制造飞机处设计、上海海军江南造船所建造的“航母”——飞机浮站就建设完成了。当然我们要给这个“航母”打个引号,可以称之为一种“土航母”。它就是一个水上的飞机库,可以被船拖着走。这个飞机浮站是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浮动机库”。
这是1922年由马江海军制造飞机处设计,上海海军江南造船所建造的“土航母”——飞机浮站。受访者供图
从航母的原理或者功用上来说,它和现在的航母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飞机带到特定的水域并给飞机提供保障。飞机可以在这里起飞、降落,上面还设有飞行员的宿舍、飞机修理车间、油库等配套设施。虽然比较简陋,但是这种特殊的机库就是近代中国海军寻求“航空母舰”的最初努力。
福建船政见证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奋斗历程。
以福建为名,是对历史致敬
“福建舰”下水命名仪式现场 图源:新华社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它被命名为福建舰。
航母以“福建”命名,实至名归,意味深长。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海军梦就是从福州开始的。因为1866年福建船政的创设,这座城市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代代海军人才,也成就了海军史上“无闽不成军”的传奇。
中国海军福建舰完成首航试验任务。图为首航试验中的福建舰。图源:解放军报
2024年7月,福建舰进行了第三次海试。
从最初的“土航母”,到如今海试成功的国产航母福建舰,先辈们的“大船梦”已然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