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7人拟入选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这一消息彰显出福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果。这7位入选者犹如闪耀的星群,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必然有着非凡的技艺和专注的匠心。无论是传统工艺行业,还是现代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他们凭借多年的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脱颖而出。他们的入选不仅是对自身技能的肯定,更为福建众多劳动者树立了标杆,激励更多人投身技能提升,也预示着福建在推动产业升级、弘扬工匠精神等多方面将有着积极的发展态势。
11日,全国总工会公示了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拟入选培育对象名单,这是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首批人选。
福建7人上榜,分别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马红星、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科创团队负责人陈照春、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级专业师王小颖、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专工陈尉、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设备部仪表控制协调员张肇宏、福建青拓镍业有限公司炼钢部副部长周小明、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师蔡伟。其中,在去年在榕举办的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中,陈照春、王小颖、陈尉分获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工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工种、无人机操作员工种个人冠军。
据了解,今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大国工匠培育期一般为两年,期满后由全国总工会向完成培育任务并评价合格的入选对象颁发大国工匠证书。(记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