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在教育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与时代需求接轨,新增人工智能等专业。这一举措展现出诸多积极意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福建高校新增该专业,将为当地培养大量适应新技术变革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的人力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福建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的科技竞争力,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前沿科技接触的机会,拓宽了他们的就业前景,是福建高校与时俱进、适应科技发展浪潮的重要表现。
福建省去年出台《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新增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慧海洋技术、智慧林业等专业,为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其中,福建农林大学等6所在榕高校新增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新增数据科学专业;福建理工大学新增智慧海洋技术专业。
福州大学教授、福州大学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福州市科创走廊首席科技创新顾问黄捷表示,近年来福州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三个层面全覆盖的产业链体系,产业布局趋于优化,智能制造加速发展,新兴模式不断孕育,人工智能产业前景可期。
不过,福州人工智能产业也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前沿技术瓶颈尚未突破、工业应用场景支撑不足、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赋能平台缺乏、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等挑战。黄捷建议,进一步发挥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成果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创建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构建智能经济新形态,加速形成福州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此,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业人才数量与质量,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记者 梁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