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仅1毫克即可致命,这些食物极易中招,很多人爱吃
创始人
2025-01-15 23:04:20
0

《警惕致命食物》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存在一些看似平常却隐藏巨大危险的食物,仅1毫克的毒素就足以致命。比如河豚,其肉质鲜美,许多人对它的美味趋之若鹜,但河豚体内含有河豚毒素,处理不当误食微量就可能危及生命。还有毒蘑菇,不少人难以准确辨别它们与可食用蘑菇的差异,毒蘑菇种类繁多,所含毒素复杂,一旦误食,哪怕是极少量,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毒反应,导致器官衰竭等可怕后果,所以面对这些食物一定要高度警惕。


今年3月,

有多人在台湾地区台北市信义区

一家名为“宝林茶室”的素食餐厅

用餐后出现不适,

送医后死亡。

4月29日,

台湾地区有关方面最新证实,

在该餐厅用餐食物中毒事件

再增1例死亡,

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

警惕!仅1毫克即可致命,这些食物极易中招,很多人爱吃

该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

仍有2人住院治疗

台湾地区有关方面4月29日证实,今年3月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再增1例死亡,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仍有2人住院治疗中。

据介绍,新增的死亡案例今年3月中旬用餐返家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抢救过程中病情一度好转,后因严重感染导致病情恶化,4月29日凌晨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

死者体内检出

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

3月28日晚,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召开记者会,介绍台北市“宝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进展,称经过对第一例死亡案例的尸体解剖分析,确认采检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为何死者体内会有“米酵菌酸”成分,还需由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截至3月28日,该起疑似食物中毒案已有18例通报案例。台北市相关部门调查后表示,3月17日至25日,“宝林茶室”共有91笔消费记录。

所有案例都曾于3月19日至22日在信义区一家“宝林茶室”用餐,且食用了粿条、米粉等用同种食材制作的食物,都是在用餐后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其中重症者都会出现急性肝衰竭和由此引发的其他器官衰竭。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1毫克即可致命

据介绍,“米酵菌酸” 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米酵菌酸”也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作为民众餐桌上的“常客”,凉皮、肠粉、薯粉粿条等淀粉类食品,在环境不卫生、原料变质、存储不当、泡发过久、存储环境潮湿等情况下,就可能被污染。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100℃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均不能被破坏,进食后会引发中毒,且中毒发病急、病情发展快,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一两天。

1.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

2.重者出现头痛、肌肉痉挛、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休克甚至死亡。

3.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50%。

“米酵菌酸”中毒案例不少早在2018年,浙江一名7岁小女孩因吃了已浸泡2天2夜的黑木耳而中毒,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抢救,全身血液被置换4次,还是没能醒过来。

警惕!仅1毫克即可致命,这些食物极易中招,很多人爱吃

其实,干木耳本身没有毒,但木耳在泡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叫作“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这种细菌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2023年7月,河南永城的小兰(化名)和舅妈吃了凉皮后中毒,舅妈不幸离世,医生告诉家属,两人是米酵菌酸中毒。

警惕!仅1毫克即可致命,这些食物极易中招,很多人爱吃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专家建议,食用发酵食品前,要确保其存储、加工和烹饪方法正确,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食用发酵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控制,避免细菌滋生。

“一旦怀疑自身或家人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可第一时间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如果怀疑误食“米酵菌酸”,专家建议尽快催吐,并将剩余食物保存好,以便就医时送检。

明确诊断后,可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病情轻重对症治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厦门日报、橙柿互动、新闻坊、中国新闻社)

相关内容

不能熬夜的员工被开除?法院...
“我查出了血管瘤,医生说我再熬夜上班可能会猝死,公司可以给我排白班...
2025-08-28 10:43:29
涉及消费贷贴息、电动自行车...
注意!2025年9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社保、租房等多个...
2025-08-28 10:41:15
曾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国际...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
2025-08-28 10:39:56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回忆《...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回忆《林则徐充军》 通过舞台塑造让林公精神代代...
2025-08-28 10:38:09
马尾开通M6路高峰快线
记者获悉,27日起,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开通M6...
2025-08-28 10:36:49
上海一小学今年仅招到22人
  近日,上海浦东三桥小学2025年仅招到22名新生,被迫分成5个...
2025-08-28 10:35:12
三亚通报“酒店浴缸出现红线...
三亚市吉阳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27...
2025-08-28 10:32:57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获“科学探...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获“科学探索奖”徐通达系全省唯一获奖者,奖金300...
2025-08-28 10:31:58
送清凉小分队走进两岸社区交...
“在福州生活,真的很暖心。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27日下午,...
2025-08-28 10:30:13

热门资讯

不能熬夜的员工被开除?法院判了... “我查出了血管瘤,医生说我再熬夜上班可能会猝死,公司可以给我排白班吗?”“这周你的工作安排就是夜班。...
涉及消费贷贴息、电动自行车新国... 注意!2025年9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社保、租房等多个热点话题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
曾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纪念...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回忆《林则...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回忆《林则徐充军》 通过舞台塑造让林公精神代代相传27日晚,大型史诗闽剧《林则徐...
马尾开通M6路高峰快线 记者获悉,27日起,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开通M6路高峰快线(快安公交站—福州理工学...
上海一小学今年仅招到22人   近日,上海浦东三桥小学2025年仅招到22名新生,被迫分成5个班级,师生比例竟超过1:1,引发社...
三亚通报“酒店浴缸出现红线虫”... 三亚市吉阳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27日,我办注意到有媒体反映称,有游客...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获“科学探索奖...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获“科学探索奖”徐通达系全省唯一获奖者,奖金300万元8月25日,第七届“科学探索奖...
送清凉小分队走进两岸社区交流中... “在福州生活,真的很暖心。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27日下午,在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两岸社区交流...
鼓岭柱岗顶项目即将开放 鼓岭柱岗顶项目即将开放占地4.1万平方米,提供露营、团建等服务柱岗顶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27日记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