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林制药的红曲保健品近日引发严重担忧,又有2人在服用后死亡,使得总死亡人数攀升至4人。这一事件无疑给消费者健康安全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小林制药本应在产品安全上严格把关,但连续出现的死亡案例显示出该红曲保健品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必然需要深入调查,彻查这些死亡是否与保健品直接相关,而消费者也会对这类保健品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疑虑,事件后续的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据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当地时间3月28日发布的消息,27日该公司收到通报,又有两名生前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死亡。截至目前,生前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死亡的消费者人数已达到4人。
据新报告的2名死者家属消息,两人都是在服用“红曲胆固醇颗粒”后出现疑似肾病症状而死亡。声明称,小林制药正在对该产品与其死亡之间的关联进行详细调查。
日本小林制药公司问题保健品中的“红曲”是什么?
此前消息:日本药企小林制药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召回事件持续发酵。日本厚生劳动省3月26日公布了服用该保健品后发生的第二例死亡病例。目前,小林制药公司表示,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中,2人死亡,住院人数增至106人。
专家表示,此次出问题的也许不是红曲本身,而是红曲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有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小林制药”的问题保健品中说的“红曲”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用处?一起来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的解读。
红曲红色素可作食品着色剂 但严格限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红曲按照用途可分为,用于着色的食品添加剂红曲,发酵酿酒用的红曲,以及用于保健的红曲,即功能性红曲。把红曲霉接种到蒸熟的大米上发酵培养,获得的红曲米和红曲红色素可以作为食品着色剂。根据国家标准GB27602011食品添加标准的规定,红曲米和红曲红色素可以用于腐乳、酱菜、饮料、果冻、肉制品、 豆制品、面制品、糕点、饼干、酸奶、糖果等食物当中,还可以用于口红、唇彩等产品。风味发酵乳、糕点、烘烤食品的馅料及表面用挂浆,有严格的限量要求,其余的可根据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婴幼儿食品等禁止添加红曲米和红曲红色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婴幼儿配方食品、母乳代用品、膳食补充剂、速冻生产品是禁止添加红曲米和红曲红色素的。
发酵产生次生代谢物“桔霉素”或致肾脏损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1995年,法国科学家发现红曲发酵工艺中的微量次生代谢产物桔霉素,它可能导致肾脏损害。(作者 李卫兵)
上一篇:日本首相回应小林制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