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法院审结全市首例刑事“审转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
仓山法院审结全市首例刑事“审转破”案件,这一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意义非凡。在传统模式下,涉刑事案件企业的处理往往面临诸多困境。此次“审转破”打通了刑事与破产程序的衔接通道。一方面,它能更高效地处理涉罪企业的资产债务问题,避免资产长期闲置或流失。另一方面,有助于合理安置企业职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一创新之举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范例,促使司法资源在保障营商环境良性发展中发挥出更大、更精准的力量。
福州新闻网11月26日讯(记者 朱丽萍 通讯员 罗曼)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11月26日,记者从仓山法院获悉,为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仓山法院近日审结福州市首例刑事审判中的“审转破”案件。
据悉,在仓山法院审理的被告人李某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中,被告人李某某伙同他人未经金融机关批准,依托所经营福州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先后向四十多人非法吸收资金。
案件审理过程中,仓山法院刑庭经办法官敏锐地察觉,被告人李某某所经营的上述公司存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破产清算条件,遂将该破产线索移送执行局进行审查。
执行局根据所移送的线索,作出执行移送破产审查决定书,并移交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破产审查。福州中院裁定受理并指定仓山法院审理。
9月5日,仓山法院受理上述破产清算案件,并于10月30日裁定宣告福州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破产。
仓山法院相关人士介绍,“审转破”较之“执转破”,在健全市场主题救治和退出机制、完善司法工作机制等方面有着更大助益。
从时间维度上看,审判在执行前端,若在审判阶段即实现与破产程序的衔接,可以更好地避免时间拖延对债务人企业的拯救以及各方利益的损害。
从空间维度来说,审判阶段与破产程序的顺利衔接,可以从源头上切断执行积案,实现执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