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发文引导社保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这一举措蕴含着着眼长远收益的深谋远虑。社保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具有规模庞大、稳定性强的特点。加大入市力度,从长远来看,一方面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它们犹如稳定器,减少市场的大幅波动,使市场运行更加健康、有序。另一方面,对于社保资金自身而言,股票市场在长期中往往能提供较为可观的回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进入股市,能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确保在人口老龄化等背景下有足够的资金应对社保等方面的支付需求,保障民众的长远利益。
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养老保障资金、企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着眼长远收益。
主要举措包括:
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
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提升社保基金股票投资比例,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提高企业年金基金市场投资运走水平,鼓励企业年金基金差异化投资。
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允许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的举措。
(总台央视记者 沙千 杨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