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事故发生后,其搭载的智驾系统成为焦点。尽管小米在智驾技术上不断投入与研发,但此次事故仍引发了广泛争议。一方面,智驾技术的进步为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等功能,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然而,另一方面,事故的出现也让人们开始质疑智驾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智驾系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对复杂路况的应对、对突发情况的处理等。不完美的智驾仍在争议风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其不断完善与发展。
事件再次对智驾敲响了“警钟”,记者采访发现,眼下全国不少地区对于智驾上路采取了宣传提醒和劝告制止。交警部门更是发出警示,别把智驾当成开车使用手机的借口。
这起事故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将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边界推至聚光灯下。人们发现,智能辅助驾驶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使用边界的突破和扩张,也为驾驶者的认知提升、车企的技术更新和交管部门的综合治理带来考验。
而在专业人士眼中,目前智驾技术的安全可靠,最基本的解决方案,还是要依靠驾驶员,“仅凭技术,是没有完美解决方案的。”
记者采访了解到,眼下部分驾驶人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当做分心玩手机的理由,在南京,八大队交警拦下一辆越野车,该车右转通过路口时,驾驶人双手抓着手机,没有操作方向盘。被拦下后,驾驶人赵某笑着说:“我发个语音,它自动走。”原来,赵某将车辆设置为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于是双手离开方向盘开始使用手机。交警告知赵某,驾车时使用手机是违法行为,驾驶机动车上路务必要集中注意力观察道路情况,更不能对方向盘“脱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而在常台高速330公里附近,金某驾驶小客车并开启“智能辅助驾驶”,随后低头操作手机,分心“盲驾”,直至车辆偏离车道剐蹭护栏。经交警调查认定,金某因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并受到200元罚款的处罚,驾驶证记3分。
“很多驾驶员对此产生依赖性,甚至错误地将其视为‘无人驾驶’,出现手离方向盘、使用手机,甚至是睡觉等危险行为,埋下安全隐患。”交警表示,目前,市售车辆提供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最多也只属于L2级。L2级辅助驾驶是指车辆实现部分自动化驾驶,即车辆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自动控制车辆的加速、减速和转向,但驾驶员仍需时刻保持注意力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的控制权。“驾驶人仍是第一责任人,切勿放松警惕。”交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