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并没有所谓的“海归间谍”言论。董明珠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她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以坚定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闻名。
她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和尊重的态度看待她以及她所做出的努力,避免无端的猜测和不实的言论。尊重每一个人,不论其背景和经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良好商业环境的基础。
4月24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大姐在谈到企业用人标准时表示,“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这些言论传开后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官媒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普遍对这些观点表达了担忧和批评。
事实上,对自己祖国的忠诚,与有没有留过学关系不大。反而大多数青年学生到了国外更爱国。许多杰出的国家领导人都有海归的背景。从国父孙中山先生,到新中国的缔造者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人,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到美国、欧洲、新加坡留学进修,至今仍然活跃在政坛上的各级领导干部。
科技界也是如此。没有海归科学家的贡献,我们的两弹一星国之重器不会那么快研制出来。最近,在美国政府的歧视下,众多著名的华裔科学家纷纷回到祖国,加盟到各个大学和研究所。特朗普认为他们是间谍,董明珠认为他们也是间谍。实际上都冤枉了他们的一腔爱国情怀。
如果透视这个问题,绝大部分间谍没有国外留学经历。从最近国家安全机关公布的几起间谍案件来看,他们大都在国内大学毕业后进入涉密单位,在工作中与国外情报机构建立联系。在其他领域的犯罪案件也显示,违法与否和是否有海外学习背景没有必然联系。
董明珠不仅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还已经连续担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的想法和做法可以影响到立法和司法。很难想象,如果法律的灵魂充斥着这些不负责任的思想,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
董明珠是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和“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联合轮值主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一项是“减少不平等和社会包容性增强”。如果连自己的同胞都不能包容,这个“大使”的使命也令人存疑。
这一言论还背离了格力电器集团全球化的愿景。2024年,格力电器已经跃居全球分体式空调零售量第一,产品行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赚世界的钱,贬世界的人。这样的经营之道会令企业和自己走上末路。
这些言论还让人想起了那些令人窒息的历史。启功先生曾经回忆那个时代说,“罪名和帽子满天飞,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臭老九,有点海外关系的叫里通外国,随便按一个就行。”
董明珠不是第一次谈起这样的观点和作法。2023年11月18日中国品牌节上,她曾有过类似的言论。可怕的是,每一次谈到的时候都是带着自豪的口气,仿佛代表着智慧、力量和正义。
这些言论不是一个人的观点,它代表着我们社会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对人无端的猜忌和歧视。男人歧视女人,富人歧视穷人,强者歧视弱者。董明珠自己也曾经是这些歧视的受害者。
时至今日,这些歧视仍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只不过董明珠把它说出来了。招聘设立年龄限制,就业设置性别门槛,“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身份就是标签,通道给你堵上,永远不得反身。
一个西方大国的领导人最近一段时期的言行表明,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并不一定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发达的经济和科技并不一定自然产生先进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并不是由他或她的经济地位来决定的。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迄今的最高形式。我国宪法规定,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还对公民的政治权力、劳动权利等权利做出了规定。作为公众人物和大企业领导人,应该考虑到自己一言一行的影响,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