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爆出中美贸易战结局似乎已定,称中美各退一步。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曾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耶伦也敏锐察觉其中变化。然而,需警惕的是,更糟的情况或许还在后头。贸易战的影响深远且复杂,即便看似达成暂时的妥协,潜在的贸易壁垒、市场不稳定等问题仍可能持续发酵。双方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政治等因素的交织,都可能使未来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后续的挑战与考验仍不容小觑。
不得不说,有些美国人的傲慢真就到了骨子里。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打到今天这个份上,竟然还幻想中国能够“退一步”。这种心态,就是一个赌徒输光了筹码,却还指望庄家主动送钱给他翻本。贸易战打到今天,美国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中国凭什么要退?
美国彭博社日前发布了一篇报道,宣称“中国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了关税豁免”。报道认为,这可能是中方对美国“释放善意”,但也承认两点:一是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二是豁免力度与美方之前的豁免力度相当,大概率是为了保持和美国行动的一致性,而非所谓的“善意”。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对等操作,中国只是在根据美国的政策调整自己的关税政策,而不是向美国低头。可一些人却解读成“中国终于松口了”,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简直可笑。
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喊话中国,希望中美“各退一步”,同时取消彼此的高关税,从而结束这场贸易战。因此彭博社曝出这篇报道后,不少美国人开始相信,贸易战可能要结束了,中美又可以像以前那样愉快地做生意了。但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
显然不是。中国商务部的最新表态是“正在评估”,既没说欢迎,也没说反对。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值得信任。在美国做出任何实际行动之前,中方都不会采取主动的动作,即便是“同时”都不会,必须是美国先做。这不是傲慢,而是被美国反复背信弃义后的必然反应。而且美国也必须认识到,即便停止贸易战,也不代表中方会同意美方的条件,更不意味着中美贸易关系会回到以前的状态。
美国这轮贸易战,对中美关系的破坏性极大,我们不可能假装无事发生。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比如产业链去美国化、人民币结算国际化。特朗普以为贸易战只是一场可以随时叫停的经济博弈,但对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场战略层面的长期调整。
前美联储主席、前财长耶伦日前发出警告,特朗普的关税行为,彻底打残了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她在一个月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是“最严重的自残伤害”,如今她的说法升级了,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大大增强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新增就业数大幅下降。这些数字已经说明,特朗普的关税和经济政策,就已经对美国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
最后一批免关税的中国商品,即将抵达美国。自那以后,美国民众将会感受到关税大棒的真正威力——特朗普关于“关税由中国买单”的谎言,也将会彻底破产。我们很好奇,届时他又会如何解释呢?大概率还是老一套,要么甩锅给中国,要么甩锅给拜登。但美国老百姓不是傻子,物价上涨、失业率攀升、供应链断裂,这些都不是靠嘴炮能掩盖的。
美国现在连自己的盟友都拉不动了。拜登政府原本想搞个“对华统一战线”,结果欧盟、日本、韩国一个个都在打太极,没人愿意跟着美国一起;现在特朗普搞了一个全球性质的“对等关税”,那些盟友更不可能忠心下去了,你看日本首相石破茂,谈了两次后直接揭老底,表示跟美国“找不到共同点”。
贸易战是把双刃剑,美国想靠关税逼中国屈服,结果先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现在,华盛顿终于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
所以贸易战的结局已经注定,美国输定了,这是基于现实逻辑的判断。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内需市场、稳定的政策环境,而美国除了印钞和加税,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手段。特朗普以为关税是万能武器,现在美国商界都在骂他,零售巨头们已经警告,取消“小额豁免”政策后,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严重的物价上涨,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耶伦说对了,更糟的还在后面。美国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经济衰退风险,还有全球供应链加速去美国化的趋势。中国不会因为美国喊几句“各退一步”就改变既定战略,该脱钩的继续脱钩,该替代的继续替代,至于特朗普,就让他继续在“MAGA”幻想中“赢”下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