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闽江口”S—100 数字孪生海陆一体三维模型重磅发布。这一模型宛如一扇通往闽江口的神奇之窗,将广袤的海域与陆域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它以高精度的数字技术,精准地复刻了闽江口的每一处细节,无论是波涛汹涌的海面,还是错落有致的海岸线、繁华的港口以及周边的陆地景观,都清晰可见。通过这一模型,人们可以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闽江口的魅力与活力,为闽江口的规划、管理、生态保护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开启了闽江口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
“闽江口”S—100数字孪生海陆一体三维模型发布
为涉海产业规划、智慧港口建设提供精准支撑
4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图中心在数字峰会新闻发布厅发布“闽江口”S-100数字孪生海陆一体三维模型。
该模型由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福州市数据管理局、业内相关科技企业共同开发,以服务福建海洋经济带建设与数字政府转型为核心目标,通过标准化三维模型构建,为涉海产业规划、智慧港口建设提供精准支撑。
S—100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推出的一套全球统一的海事数据标准,类似海洋数据表达的“官方语言”,规定了水深三维模型的具体规范,让复杂的水下地形一目了然。
S—100数字孪生海陆一体三维模型是基于S—100标准打造的“沿海数字孪生”产品,通过整合声呐、磁力探测等多种测深数据,利用先进的KQGIS的S—100海洋地理信息平台,为福州闽江口构建高精度、可动态更新的三维水深模型,实现数据标准统一,支持HDF5格式封装和标准化接口,方便各类海洋应用系统的无缝对接。
数字福州建设中,S—100数字孪生海陆一体三维模型重点有三个应用场景。
一是助力数字福州打造智能航运体系。模型可为福州港及闽江航道提供高精度、实时更新的水下地形数据,赋能海事监管与船舶导航系统。通过整合福州市闽江口水陆数据,该模型能动态预警浅滩、暗礁等风险,保障“江海联运”枢纽的安全高效运转,强化福州港口的竞争力。
二是赋能港口基建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在数字福州“新基建”框架下,该模型可优化港口扩建与航道设计,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实现虚拟仿真规划,减少施工成本与生态影响。同时,该数据后续可对接福州“城市大脑”,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提供智能调度支持,推动临港产业与智慧交通的深度融合。
三是夯实海洋数字孪生基础,激活蓝色经济。作为数字孪生港口的核心组件,该模型能实现潮汐、淤积等动态环境的可视化分析,不仅助力渔业、风电等海洋产业精准决策,还为未来“数字丝路”国际航运合作提供标准化数据接口,彰显数字福州在海洋信息化领域的先行示范作用。
记者了解到,2021年福州市政府和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共建福州海丝大数据中心、海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大数据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合作,持续完善技术成熟度,深挖应用场景,推动多项示范性行业标杆产品和服务在福州应用。
“此次产品发布,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动服务福建地方经济社会和海洋产业发展的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数据应用实践。下一步,中心将立足地方发展需求,深化数据要素在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赋能港口基建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助力构建‘以数辅海、陆海统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蒋雅琛)
上一篇:数字峰会18家品牌合作企业获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