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燕,在 T 台上展现出了别样的银龄风采。她虽已步入岁月的长河,但那优雅的身姿却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她身着精致的服饰,步伐坚定而自信,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味。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年龄不是限制梦想的枷锁,而是沉淀的财富。她在 T 台上的精彩演绎,让人们看到了老年人的活力与坚韧,为银龄群体树立了榜样,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们对老年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在不少人看来,学形体、当模特、走T台、秀时尚,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属”。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热衷于时尚走秀,用魅力和自信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今年78岁的陈月燕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福州市旗袍协会文化艺术团团长。她认为,女性的美与年龄无关,人生的精彩也不仅限于青年时期。
陈月燕。
近日,记者在福州南公河口街区石卿艺术馆见到陈月燕时,她身穿一件带有刺绣花朵的上衣,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筹划搭建一个女性交流平台,在线上和线下开展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分享个人成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她萌生这个想法是源于担任福州市旗袍协会文化艺术团团长的经历。她是如何与旗袍协会结缘的?这还要从多年前说起。
陈月燕年轻时当过教师,后来进入一家工艺品厂工作,从普通职工一直做到了业务厂长。20世纪80年代末,她下海创业,投资开办了一家从事工艺品出口的企业,在商海中乘风破浪了数十年,到60多岁才“隐退”。
2017年,陈月燕偶然从朋友处得知了一个教授形体艺术、旗袍走秀的机构,就报名加入了。“我儿时看到母亲穿旗袍,觉得很优雅、很美,但是我日常却很少穿,所以想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旗袍文化和形体艺术,学习旗袍走秀。”她说。
陈月燕在该机构学习三个月后,参加了一场旗袍走秀选拔赛,脱颖而出,获得了当年赴英国参加活动的资格。这次成功的经历,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活动中,她认识了当时的福州市旗袍协会会长陈靖璇。
在陈靖璇的引领下,陈月燕参加了知名旗袍形体教练邱兵的培训班。渐渐地,她对东方美学、旗袍形体艺术越来越着迷。此后,她成为了福州市旗袍协会的理事,并且在协会里创办了文化艺术团,带领一群有共同爱好的姐妹奔赴各大城市的T台走秀。
陈月燕告诉记者,中国旗袍的四大流派分别是海派、京派、苏派和粤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海派旗袍以上海为代表,注重中西合璧,款式多变;京派旗袍以北京为代表,强调传统元素,端庄大方。同一件旗袍,被不同气质的女士穿上,会传递出迥然不同的信息。这就是旗袍走秀的魅力。
如今,她带领的文化艺术团已经有二三十位成员,老中青都有,年龄层跨度从“40后”到“00后”。这两年,她们也参加各类汉服、晚礼服走秀活动。
“接下来,我希望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圈子,搭建一个‘女性智慧会客厅’交流平台,汇聚巾帼力量,让姐妹们在互动学习中收获更好的自己,也惠及各自的家人。”陈月燕表示。(记者 王杨林/文 包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