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传播的浪潮中,吉林松原市长展现出了直面谣言的勇气与担当。当媒体的聚焦集中于此,他毅然站出来辟个谣。这一举动彰显了政府部门对于真实信息的坚守和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他以坚定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拨开迷雾,还原事实真相。这不仅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避免不实信息的误导,更体现了政府积极作为、与民众坦诚相待的精神,为当地的发展营造了健康、稳定的舆论氛围。
“趁今天媒体朋友们在,我辟个谣。”
3月7日上午,吉林代表团开放日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在发言环节主动提起近期网络上热议的“查干湖洗澡鱼”事件,“有人说查干湖的鱼是从外地买来放进湖里‘洗个澡’再捞上来的‘洗澡鱼’,这纯属谣言!”
话音未落,现场响起一片笑声,气氛立刻热络起来。
查干湖美景。人民网李洋 摄
“大家来看看就知道了,查干湖一望无际、烟波浩渺,如果鱼下去洗澡,恐怕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陈强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把记者们带到了查干湖的冰面上。
记者们越听越起劲儿,现场快门声此起彼伏。
为了让记者们更直观地了解查干湖的生态底气,陈强晒出了一组数据:查干湖现在每年捕捞量2370吨,约占10%,一般大湖的安全捕捞量保持在20%左右,查干湖还远远不到,而且只捕大鱼,不捕小鱼;现在每年投放1000万尾鱼苗……“90%还在里边乐乐呵呵、安安全全地生长呢。”
会后,记者们意犹未尽,纷纷围住陈强继续提问。而查干湖的故事,也从“洗澡鱼”的谣言,延伸到了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正如陈强所说,查干湖的渔业资源丰富,不仅游出了经济效益,更游出了生态底气,根本不需要“借鱼充数”。
这场开放日,不仅为查干湖的鱼“正了名”,也让人们看到了吉林在生态保护上的决心与成果。或许,未来的查干湖,不仅会是鱼跃人欢的丰收之地,更会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查干湖的鱼,条条都是“本地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