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博物馆宛如一座时光的宝库,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冰冷的文物,而是在欢笑中“传下去”。走进博物馆,那一件件古老的器物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历史的向往。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幽默的讲解,让那些沉睡的历史瞬间鲜活起来,孩子们在欢笑中领略到了闽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欢乐篇章,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历史,传承历史的精神。
探秘寻宝+沉浸式互动+夜场特展
闽侯县博物馆让历史在欢笑中“传下去”
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闽侯县博物馆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有言 探秘寻宝——博物馆奇妙日”主题活动,为市民献上融合历史智慧与现代创意的文化盛宴。活动通过沉浸式探秘、趣味游艺、夜场特展等多元形式,吸引150组亲子家庭及数百名市民参与,让文物在互动中“活起来”,让历史在欢笑中“传下去”。
在“遗失的碎片”关卡,参与者体验文物复原拼图。
18日的闽侯县博物馆“化身”成一个大型文化游乐场。活动以“探秘寻宝”为主线,设置诸多趣味关卡,将文物知识融入游戏设计。
在“遗失的碎片”关卡,参与者需为明代“狮钮盖三足铜薰炉”文物复原拼图,通过纹饰拓印解锁“文明DNA”;“文物修复师”环节则提供青铜纹样修复体验,让观众化身“修复大师”,用细腻笔触还原历史痕迹;“博物请归位”关卡设置乾坤阴阳转盘,参与者根据青铜器名、甲骨字形及历史背景完成分类,在“玩转青铜器”中感受商周文明的厚重。
在最受欢迎的“文物模仿秀”环节,市民抽取青铜人像、陶俑等“角色卡”,用创意姿势与千年文物跨时空对话。现场笑声与惊叹声不断,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展柜,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动故事。
“博物请归位”关卡吸引不少市民参与。
蹴鞠、投壶等传统游戏区同样排起长龙。市民在“穿越式”体验中感悟古人智慧。集章兑换区人气爆棚,完成全部挑战的市民可获闽侯县博物馆文创礼品,让文化记忆“带得走”。
站在与青铜器物、陶俑等比例的背景板前,摆出同款姿势拍照发朋友圈,即可领取限量文物明信片,让“文物同款”成为社交平台的文化符号;与NPC问答互动,从侯官文化到国际博物馆日知识,在解谜中深入了解闽侯历史脉络……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设置的多个创意打卡点,让市民们逛得不亦乐乎。“这种游戏化学习比课本生动百倍!”带着孩子前来的洪女士感慨,闽侯县博物馆成功打破“严肃”标签,成为亲子共学的热门打卡地。
此外,活动当天,“东西交流 万里同风——玉门火烧沟遗址文物展”同步开启。展厅内,来自河西走廊的青铜器等文物在暖光下诉说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故事,观众可近距离观察火烧沟文化的独特纹饰,感受4000年前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博物馆还将解锁“夜场模式”,将展厅延时开放至21时,以便让更多的游客可以品味华夏悠久的文化魅力。
“我们试图用年轻化语言重构博物馆叙事,让历史不再尘封于展柜。”闽侯县博物馆副馆长陈香表示,此次活动是对“博物馆的未来”主题的生动实践。未来,该馆将持续探索“博物馆+”模式,通过数字化展陈、教育研学等创新路径,搭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让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侯宣新 林若野 陈堡/文 闽侯县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