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正积极筹备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一举措旨在规范移动电源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使用安全。标准的制定将涵盖移动电源的各项关键指标,如容量标识准确性、安全防护性能、充电效率等方面。通过明确的标准,能够有效遏制市场上劣质移动电源的流通,提升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在购买移动电源时能够有明确的依据和保障,也将推动移动电源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
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等基本要求,移动电源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循环后跌落、智能管理等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特殊要求,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