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的村级就业驿站宛如一座贴心的就业桥梁,将岗位直接送到村民的家门口。这些驿站深入基层村落,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一方面,广泛收集周边企业的招聘信息,涵盖多种行业类型,无论是工厂车间的普工岗位,还是服务业的各类职位都囊括其中。另一方面,通过驿站工作人员深入村民家中宣传,或在驿站显眼位置张贴招聘告示等方式,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了解到就业机会。这不仅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就业发展,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多亏了社区里的就业驿站,帮我在罗源找到离家近的稳定工作,现在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日前,在福建联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仓库里,黄亨兴开心地说,这份工作是在社区的就业驿站找到的。
“我之前在福州市区务工,年初回到罗源找工作,一连找了几家都不合适,多亏社区就业驿站帮我登记了信息和需求,为我推荐了这份工作。”黄亨兴说。
“就业驿站帮了大忙,我们之前靠网站招聘,招人得花很长时间,现在就业驿站直接把用人需求送到服务站,效率高了,招来的也都是本地人,人员更稳定,用人成本也跟着降下来了。”福建联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陈志刚介绍。
记者了解到,2022年4月起,罗源县人社局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县11个乡镇人流量集中的乡村便利店、快递站、村委会、社区等建设“就业服务驿站村级服务点”,依托“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搭建人才“求职信息池”和企业“岗位资源库”,形成“驿站求职登记—人力资源机构对接—企业面试—岗前培训—政策奖补”模式,打通农村地区存在的企业招聘程序烦琐、群众求职信息缺乏等堵点。
罗源目前已经建立82个村级就业服务驿站,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全县各村级就业服务驿站接受各类就业咨询6130多人次,已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094人,帮助大批群众实现就近上岗、就地增收。(记者 任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