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积极开展院地合作,创新性地打造闽剧沉浸式演出。这种合作模式为闽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院地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在罗源当地,专业的剧团与地方力量携手。一方面,剧团带来专业的表演技艺、优秀的演员阵容和精彩的闽剧剧目;另一方面,地方提供独特的场地和熟悉本土文化的优势。观众不再是传统的观看,而是沉浸于闽剧的世界,近距离感受闽剧的唱腔、服饰、舞台表演等独特魅力,让闽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在罗源深深扎根、蓬勃发展。
20日晚,罗源县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明月照溪尾 福气满罗源”溪尾街闽剧艺术街区开街活动。活动由罗源县及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共同主办。
仿古戏台上,闽剧代表性剧目的经典折子戏《荔枝换绛桃·投荔》《双蝶扇·忆双蝶》《贻顺哥烛蒂·说媒》与闽剧戏歌《百花颂》、琵琶《大鱼海棠》巧妙穿插,现场近千名市民和游客仿佛体验了一回时空穿越。
此次演出前,溪尾街完成了街区的整体升级改造,演出中4个闽剧舞台的设置,充分利用了街区历史建筑与户外场景,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表达的跨界融合,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受闽剧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借助闽剧再现罗源溪尾街“草桥夜市”的繁华景观,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经济价值。图为演出现场。
(记者 陈尹荔 通讯员 林晋如 刘其燚 摄影报道)
上一篇:百幅获奖摄影作品展现罗源鸟类资源
下一篇:以色列:朱拉尼是“披着羊皮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