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的村: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罗源的这个村,文化遗产宛如沉睡许久后被唤醒的精灵,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古老的建筑不再是静默的残垣断壁,而是被精心修缮保护,雕梁画栋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传统手工艺在这里传承发扬,老手艺人带着年轻一代在指尖上延续古老的技艺,精美的手工艺品成为文化的鲜活载体。民俗活动也不再是被遗忘的仪式,而是热闹地重现于现代生活,村民们热情参与,吸引着游客也沉浸其中。这个村用自己的方式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下,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活”得精彩。
为进一步破解村庄空心化带来的发展难题,西兰乡洋坪村深入开展“建强堡垒”专项行动,以活化利用古厝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古厝赋新、文化传承、产业带动、暖心服务”的空心村治理服务路径。现在村子越来越美了,人气越来越旺了,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本期《党建引领“空心村”服务》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洋坪村。
西兰乡洋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友培:“我们洋坪村是个好地方,就像一座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今年,我们村深入开展‘建强堡垒’专项行动,想办法发展乡村文旅产业,让村子越来越好。”
据肖友培介绍,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逐渐空心化。于是村委们想办法,把“村民谈心亭”升级成了“民心汇聚站”,让大家有个地方商量事儿。“洋坪村有16座明清古民居,那可都是宝贝。为了保护好这些古厝,我们把古厝保护写进了村规民约,还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楼长制,每座古厝都有楼长负责日常巡管维护。”
楼长肖作铿:“我们村一共有16个楼长,我是惜字炉厝的楼长,负责做好古厝的日常巡逻、维护管理等工作。”
西兰乡洋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友培:“为了活化利用古厝,我们还引进团队打造了澹台别苑・国风民宿,这可送来了人气,也增加了村财收入,带动周边100多名群众就业。”
民宿就业村民:“在这边上班,我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工作,工资每个月3000,离家也近,挺好的。”
西兰乡洋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友培:“现在,村子越来越美,人气也越来越旺,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努力,抓好‘空心村’治理服务,让洋坪村变得更漂亮,让大家的日子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