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积极以微协商为助力,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在税费服务方面,通过微协商这一创新形式,深入探讨如何让“榕易办”更便捷、“惠”更好地惠及企业。委员们广泛收集企业诉求与建议,与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微协商搭建起了政企沟通的桥梁,促使税费服务不断优化升级,让企业在办理税务事务时更加高效、便捷,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为福州市的营商环境注入了新活力,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7月28日,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时隔数月,再赴位于闽侯县的美和工贸委员联系点,参与“榕你来商量”微协商会议。上次,他们是为摸清企业涉税诉求而来,此番,是奔着解决急难愁盼而来。围绕一份精心打磨的关于“优化企业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赋额管理”的微协商建议,政协委员与税务部门面对面沟通。
在美和工贸委员联系点,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宣布,该局已推出优化企业全面数电发票赋额管理的六项新举措,出台《数电发票赋额管理规范(试行)》,主要做法得到省税务局推广,相关建议被国家税务总局采纳。这意味着福州的税费服务“榕”易办、“惠”更好。
新规的推出得益于市政协深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活动,以“优化企业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赋额管理”为突破口,与市税务局“一边调研协商、一边转化落地”。
“年初,我们依托上下杭商旅委员联系点、美和工贸委员联系点召开了两场委员企业涉税诉求微调研座谈会,广泛收集委员及身边界别群众的呼声,发现其中优化企业全面数电发票赋额管理的呼声最高。”市政协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市政协委员代表曾政林介绍,去年12月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广应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利好,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企业实现了从开具、交付到存储的全流程电子化。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部分企业反映,开具数电发票过程中遇到了额度不足且额度提升较难的问题。“尤其是在业务增长或季节性高峰时,现有的发票额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客户满意度,也影响区域营商环境优化。”
企业的呼声就是履职的号角。市政协领导随即带队与市税务局探讨建立税务部门与政协委员多层次、全方位沟通联络机制相关事宜。
协商很快取得成效——4月1日,市政协携手市税务局共同成立“榕你来商量·榕易办”税费服务工作室,并依托市政协经建委指导的7个委员联系点成立了第一批税费服务分站点,探索建立“税务局长—政协委员”分区域联系机制迈出了坚实步伐;4月中旬,市政协经建委与市税务局多次沟通,明确微协商选题;5月至6月,市县两级政协委员与税务局相关业务科室同志多次座谈、电话沟通,完善协商建议……
经历5个月的调研、协商,最终,一份凝聚多方智慧的微协商建议酝酿出炉。“市局层面制定完善管理规范”“全面推行‘简事快办’绿色通道”“实施差异化管理”“精简报送资料”“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度”“健全完善数字化风控体系”,一条条建议切中肯綮,也得到市税务局的积极回应。
新规出台,重在落地。市政协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牵头做好协商成果转化落地“后半篇文章”。“我们将继续组织在委员联系点(税费服务分站点)开展税费政策宣讲活动,邀请税务部门同志前来宣讲数电发票赋额管理的最新规定,并根据建议转化落地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调研,切实形成‘议题提出—成果形成—落地反馈’的微协商全闭环工作流程,真正让微协商成果转化为构建公平公正税收环境的‘助推器’。”
微协商成果让美和工贸委员联系点召集人包美涓吃下了“定心丸”。“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电子发票管理体系将更加完善,为企业发展与税收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场微协商,是多方数月真诚沟通、反复打磨建议的生动缩影。它从“小切口”破题,既为福州市优化数电发票赋额管理提供了政协智慧,又通过委员向身边的界别群众和社会各界释放出福州市税务部门致力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达到了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双向发力的良好效果,充分彰显了协商民主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将继续建强委员联系点这一工作阵地,抓紧策划开展微宣讲、微调研、微协商、微服务等形式丰富的涉税活动,以‘榕你来商量·榕易办’税费服务机制为纽带,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福州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