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假日时光中,多彩课堂熠熠生辉。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纷纷开展,书法课堂上,孩子们笔走龙蛇,书写着传统文化的韵味;绘画课堂里,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手中逐渐展现,激发着创意与想象;音乐课堂中,悠扬的旋律飘荡,让孩子们感受着艺术的魅力。此外,科普课堂带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世界,手工课堂则让他们在指尖上创造奇迹。这些多彩的课堂,犹如一盏盏明灯,点亮了假日时光,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印记。
暑假是孩子们释放天性、拓宽视野的好时光,这个假期,福州各地纷纷开设夏令营、暑托班、“假日课堂”等,既为家长免去了“看护难”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别样成长。
孩子们在高新区成长夏令营活动中登台表演。陈钰 摄
丰富课程助成长
近日,由福州高新区团工委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联合主办、福州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启智润心 夏创未来”2025年暑期成长夏令营落幕。活动为期24天,吸引了200余名职工子女参与。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和沉浸式体验,为孩子们铺设了充实的暑期成长之路,是福州高新区关爱“一老一小”、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缩影。
本次暑期成长夏令营精准聚焦幼儿、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根据学员年龄特点实施精品小班制教学,共开设13个班,精心设计科技、艺术、体育、舞蹈四大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涵盖诗词阅读、人文素养、思维训练等基础素养提升项目,并特别引入节气食法、植物妙趣、生物标本馆美育、衍纸艺术、水墨综合绘画、声乐演唱、天文探秘等特色课程,旨在全方位拓展儿童视野,激发创造潜能,引导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富有意义的假期。
夏令营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创新采用“1+1+N”师资配置模式,每个班级配备1名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1名助教协助教学以及3~4名专业教师开展特色课程,所有教师均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素质教育服务。孩子们在多样化的课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在节气食法课上动手制作条头糕,于植物妙趣课程中培育碗莲,在生物标本馆美育中学习纸浆塑形……每一堂课都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窗口。此外,夏令营还组织营员走出教室,前往福州市规划馆、东区水厂等场所进行研学实践。
孩子们参观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厅。(星云股份供图)
萌娃“探班”黑科技
“充电七八分钟能跑200公里,半小时充满八成电!”日前,在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一群“小小体验官”围着新型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发出惊叹。这些来自职工子女暑托班的孩子们,在两名香港大学志愿者的带领下,用小手触摸父母参与研发的“黑科技”,开启一场科技探险。
这场名为“星伴童行,云启新程”的暑托班活动是马尾区企业破解职工带娃难题的创新实践。活动中,星云股份展厅变身“科技游乐场”,香港大学学生用实物演示,把复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变成趣味实验。“原来爸爸每天‘打怪兽’(研发检测)是在做这个!”10岁的乐乐发现,父母的工作比科幻电影更酷。
同样在马尾,飞毛腿集团则把暑托班玩出了“跨界风”。“小候鸟”们上午沉浸式体验了投壶礼及聚沙成画等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活动,下午参加科学探索、体能锻炼。企业工会工作人员笑称:“现在孩子们放学第一句话就是问‘明天还能来吗’。”
在课程设计上,飞毛腿暑托班融合趣味性与教育性,不仅提供课业辅导,而且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促进职工子女全方位成长,让职工得以全身心投入事业发展,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双赢。
作为国家级智慧储能产业集群高地,马尾区正以“产业+家文化”打造人才生态圈。从星云股份的“亲子科技日”到飞毛腿的“跨界成长营”,这些“带娃方案”既解了双职工家庭的暑期焦虑,又悄悄在下一代心里埋下科创的种子。
林祝光为孩子们讲述林则徐的历史故事。记者 郑帅 摄
名人家风润童心
4日,在鼓楼区,又有一批职工子女开启暑期探索之旅。当天,2025年鼓楼区鼓西街道工会职工子女暑托班开班,暑托班以“文化润童心·实践育新苗”为核心理念,将通过15天的沉浸式课程体验,带领30余名职工子女在文化学习中成长。
开班仪式上,林则徐第六代孙女林祝光以家族百年传承为脉络,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子之心,以及林氏家族“忠孝为本、诗礼传家”的治家格言娓娓道来。
此次暑托班将通过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福文化家书拓印、诵读国学经典等系统化和场景化的课程设计,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脉络中坚定文化认同,在实践创造中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小银行家”走进金融世界
“原来ATM是这样‘吃’钱又‘吐’钱的!”近日,罗源县飞竹信用社营业厅内,20余名孩童踮脚趴在玻璃柜台前,看着工作人员演示存取款流程。这场由罗源县民政局、飞竹镇政府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飞竹信用社联合打造的“小小银行家探秘之旅”,用真实场景为孩子们打开了金融世界的神奇大门。
活动设置金融小课堂,孩子们现场聆听了从贝币到人民币的演变史,大家举着模拟钞票练习“一摸二看三听”的防伪技巧,将零花钱规划理念悄悄装进小脑袋。在点钞挑战环节,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快速翻动练习钞,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沙沙”声与欢呼声交织。
活动当天还开展集体生日庆祝活动,每个小寿星都收到“小小银行家结业证书”,蛋糕的香甜与分享的喜悦在空气中弥漫。福州市心本元公益服务中心社工黄世娟表示:“通过‘参观+实践+分享’的设计,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更在互动中学会责任与关怀。”(记者 林榕昇 任思言 欧阳进权 郑帅 通讯员 彭季红 蔡茜怡 李嫣 毛淑文)
下一篇:第十四期东街书院文化系列活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