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接力:两名志愿者同日在榕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榕城,发生了令人温暖又敬佩的一幕。两名志愿者在同一日勇敢地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无私的大爱,躺在捐献台上,成为生命的传递者。这两位志愿者或许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此刻他们有着共同的使命。他们的善举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为那些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真谛,在榕城这片土地上书写下充满大爱的华章,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志愿捐献的伟大事业之中。
9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采集室内,来自宁德的余炜烨和三明的伍才鑫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两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希望,成为福建省第478例、4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9年,余炜烨在中国移动福建宁德分公司工作,在单位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留下血样、登记个人信息,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5月的一天,余炜烨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名血液病患者与他的血液基因配型成功,需要他的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他毫不犹豫答应了捐献,“我一定积极配合,希望这名患者早点康复,尽快回归健康人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尽管工作繁忙,余炜烨也积极协调时间,配合做高分辨血样检测以及体检,父母都很支持他,这让他全无后顾之忧。
伍才鑫在三明宁化小米之家工作。2021年,他与妻子一同前往献血中心献血,并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10月的一天,伍才鑫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留取的血样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后,他感到既紧张又光荣。
据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解释,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采集他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体内,重建新的造血系统。通过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让骨髓里面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再输注到患者体内。
握拳、放松,握拳、放松……简单的动作在采集室内重复了4个多小时,9日中午,采集顺利结束,余炜烨和伍才鑫的造血干细胞由专人护送至患者所在医院。“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温暖更多人!”他们呼吁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也许你就是那个能为他人带来光明的人。”
捐献当天,余炜烨和伍才鑫均收到了患者手写的感谢信,纸短情长,字里行间充盈着感激。
在给伍才鑫的感谢信中,患者写道:“您的爱心给了我灵魂深处一次深深的震撼。我将传递您的爱心,加入中华骨髓库。”
在给余炜烨的信中,患者写道:“您的善举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在无尽的等待和痛苦中看到了希望。您的大爱和无私,值得所有人敬佩和学习。”(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贾媛颖)
下一篇:世界冠军进校园点燃学子逐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