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进闽侯五虎山》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开启了一场独特的闽侯五虎山之旅。学员们满怀期待地踏入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五虎山巍峨耸立,那连绵的山势似五只猛虎盘踞,彰显着雄浑的气势。训练营的成员们沿着山间小道前行,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在这里,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山中的一草一木、一岩一泉,将眼前的美景化作笔下灵动的文字。此次走进五虎山,不仅让学员们亲近了自然,更为他们的写作注入了鲜活的素材与灵感,是一场难忘的自然与写作交融的体验。
从在山脚下“吹号”集结,到登上山顶尽览风光,再到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深度学习……8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的小营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神奇的山”——闽侯五虎山的自然之美,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写作灵感的双重“之礼”。
刘超然(右一)在为小营员们介绍五虎山生态文明实践。
最后,在专业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小营员们用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将五虎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悟化为文字,让这段旅程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实践。
小营员们登上大虎顶。
登大虎顶 尽览壮美景色
8日不到9时,小营员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脚下集合,在专业户外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了徒步之旅,前往山中探索自然之美。
五虎山,这座因五座威风凛凛的山头而闻名的名山,也被称为方山。它的五座山头——小虎、大虎、白面虎、岐尾虎和回头虎,各自独领风骚,引人入胜。这里曾是朱熹讲学论道之地,被不少文人墨客誉为“神仙所居”。
小营员们在教练的带领下攀登五虎山。
五虎山的美,初见时在于森林的宁静与幽深,登顶后则在于山势的奇峻与壮观。小营员们在林间小道、古朴山路和悬崖峭壁间穿梭,沿途经过了五灵岩寺、官印石、滴水潭瀑布、大虎顶等风景名胜。
每到一处,小营员们都仔细聆听教练的讲解,深入了解这些景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他们的视野逐渐开阔,心情也愈发激动。特别是那座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的五灵岩寺,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寺庙巧妙地利用五块巨岩筑建,巨岩或跨于岩上,或倚于岩侧,或穿于岩隙,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建筑奇观。孩子们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经过一个半小时跋涉,小营员们终于登上了主峰之一的大虎顶。站在山顶,他们极目远眺,将福州城的风光尽收眼底,闽江、乌龙江、马江三江的壮美景色一览无余。
闽侯实验中学七年六班的学生李舒锦告诉记者,在登顶的那一刻,他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此前的疲累一扫而空。此次探索之旅不仅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喜悦,更在自己心灵深处种下了热爱大自然的种子。
小营员们在五虎山上了解“五虎”的由来。
“三个自然” 守护生态文明
短暂的休憩之后,小营员们陆续下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福州日报社团队策展、去年6月建成开放的闽侯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基地分上下两层,以‘三个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围绕神奇之山、虎虎生威、美丽闽侯和福州实践四个篇章,通过文字、图版、模型和多媒体等形式综合展示了五虎山的自然文化、建设历程和福州的生态发展历史。”该基地策展团队成员之一、福州日报社众创孵化中心的刘超然向孩子们介绍。
在福州首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讲解员林杨潇的耐心讲解下,小营员们了解到:20多年来,闽侯县如何围绕“三个自然”,对五虎山按照Ⅰ级保护区、Ⅱ级保护区、Ⅲ级保护区进行分类分级别区域保护开发。同时,闽侯县还充分利用五虎山的山形特点和地理优势,精心打造了DS自然探索赛福州站青少年越野障碍赛、五虎山国际百里徒步大会、五虎山越野赛等一系列文旅项目、体育赛事和各类休闲健身线路,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五虎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观过程中,小营员们惊喜地发现,这里展示了结合五虎山IP形象的相关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构思巧妙、工艺精湛,为五虎山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原来‘三个自然’的保护这么不容易。”福州市小柳小学六年四班学生魏莱说,这次经历让她知道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持续接力,才有了如今五虎山的壮观风景。
杨春玲(左三)在给小营员们批改作文。
佳作金句 绘“五虎”风光
当天下午,拥有十多年一线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闽侯县青口宏屿小学语文教师杨春玲,为小营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写作指导课。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思路,杨春玲先是以一个引人入胜的五虎山神话传说为引子。随后,她重点引导学生们梳理游览顺序,并聚焦于旅途中那些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
杨春玲特别强调,要运用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等多感官体验。巍峨挺拔的山峰、潺潺流淌的溪水、历经沧桑的古树岩石,都可以成为生动的写作素材。最后,她再进一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五虎山的自然之美。
“最佳写手”获得者和指导老师合影。
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指导,小营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五虎山自然之美的理解与感悟,更在实践中提升了观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让这次旅程成为一次意义深远的生态文明教育之旅。他们的笔下涌现出不少佳作金句。
福州市乌山小学学生苏吉写道:“清泉从高高的岩石上流泻下来,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学生陶弘真写道:“一阵山野清风扑面而来。踩在吱吱作响的砂砾石块上,有一种别样的体会……正是因为当地居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那‘五虎’才得以继续虎啸苍穹。”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学生王张仪写道:“官印石上有用隶书写的‘虎’字,这个‘虎’字苍劲有力,仿佛注入了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它在这千百年的风雨中寸步不移地坚守在这里。”
最后,杨春玲老师对小营员们的作文逐一点评,在评选出“最佳写手”“写作小能手”“观察小能手”后,为他们颁发了证书。(记者 陈木易 周桃茂/文 林双伟/摄)
上一篇:福清崛起密码:创新!
下一篇:“两马”徒步旅游活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