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榕语丝|让更多残疾人“被看见”》
在社会的多元画卷中,残疾人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新榕语丝倡导让更多残疾人“被看见”,这有着深远意义。“被看见”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出现在大众视野,更是对他们能力、梦想和价值的认可。这意味着打破偏见的藩篱,不再以异样眼光看待他们。当残疾人被看见,他们在就业、教育等诸多领域所蕴含的潜力将被挖掘,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成为激励他人的力量源泉,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包容、和谐的方向发展,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共享的美好社会。
在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福州市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助残帮扶活动,展现了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与支持。这些活动不仅生动展示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风采,也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曾经有一篇文章《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为什么在街上总见不到他们》提到,残疾人在社会中似乎处在“不可见”状态,究其原因,除了心理障碍、结构障碍(指社会对残疾人权益的忽视)之外,更直观的就是物理障碍,设施不健全、出行不便把残疾人“困”在了家里。
从火车站南广场的双C形无障碍通道,到罗源无障碍设施样板区项目,这些项目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残疾人突破物理障碍,让他们出行更加方便;鼓楼区的“福蕾行动计划”、仓山区培智学校的融合运动会,为残疾人提供了精神慰藉与情感陪伴,帮助他们突破心理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就业孵化项目,则帮助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突破结构障碍。
福州市正积极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这些具体的实践,是福州市迈出的坚实步伐。“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小步,是行动障碍人士获得感的一大步!”公益服务人士的这句话,正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动体现。通过这些努力,福州市正在逐步打破残疾人面临的障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被看见”,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尊严。(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