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徒步旅游已经在福建掀起热潮,催生新消费增长点,为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
山野间“走”出新消费
时值初秋,早上8点左右,福州晋安区寿山乡旗山莲芳水库旁,背着专业登山包的年轻人正在集结,准备溯溪。
据介绍,他们都是看到福州“向山行”团队创始人江江(化名)在运动小程序“闪动”上发布的信息后,报名参加这次活动。“领队到我们小区接我们,还带了急救包,安排好了路线。活动费用每人145元,包含往返交通费用、领队报酬和意外险,省心省事。”参与者果子(化名)说。热身过后,众人开启当天的莲芳溪溯溪之旅。
“每一双踏向山野的脚步,都在丈量消费的新可能。”江江朋友圈的这句话,恰是当下福建徒步热潮的写照。山林海岛间愈发密集的徒步身影,催生了成团服务与装备市场两大新消费增长点,为文旅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从“AA”到成团
在某社交网络平台上搜索“福州徒步”,可以看到洋洋洒洒4万余篇笔记,涵盖目的地推荐、攻略分享等内容。“起初,徒步都是靠微信群吆喝,三五人AA出行;后来,徒步者渐多,便转型做领队开团。现在,我主要通过小红书、抖音或本土小程序发布组团计划,争取开创更个性化、细分的旅游形态。”江江介绍。
随着徒步从小众爱好转向大众休闲,福建的成团服务已从早期松散的“AA制”,进化出多层次的消费新模式。专业团队通常配备持有急救证书、熟悉地形的资深领队,根据难度分级设计路线,形成标准化服务体系。
比如,针对徒步热门路线福州永泰斗湖天池,一些户外机构推出269元/人的套餐,包含往返包车、早晚餐食、保险及物资公摊等费用,还提供帐篷租赁、热水淋浴等可选服务,共25人的成团名额甚至提前一周售罄。
记者了解到,针对“新手入门难”“独自出行危险”等痛点,以及摄影、美食、探险、科考等个性化需求,徒步领域的特色细分服务层出不穷。例如,有的户外俱乐部推出“徒步小白启蒙营”,399元的单日课程包含装备使用教学、体能评估和短途路线实操,结业后可加入进阶社群;还有俱乐部推出“亲子徒步定制团”,根据儿童年龄调整路线难度,配备儿童专用装备和亲子互动导师。
“我们很多路线是以探索美食为主,也有主打摄影的。”江江说,除了福州市内、福建省内的徒步团,很多机构还推出武功山、麦里浩径等国内景点徒步路线。
“搭子”社交平台的兴起,也为散客徒步提供了新解法。例如,“闪动”这个借助微信的运动社交平台,可以通过兴趣标签和位置信息为用户智能匹配伙伴,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后即可发布或报名参加徒步活动。
有的平台还衍生出增值服务,支付一定费用就可获取“搭友信用报告”,包含过往活动评价和实名认证信息,解决陌生人同行的信任难题。部分平台还与救援机构合作,推出“紧急救援保障”,可一键获取附近救援点信息。
衍生多元消费场景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小红书《2024户外运动行业白皮书》指出,过去一年里,大量用户入场挑战多元运动户外项目,其中户外徒步十分火热。
徒步热潮带动户外用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从基础服饰到智能设备,该领域已经形成多层次消费市场。
其中,基础装备市场呈现“专业化+个性化”特征。在福州晋安区的一品牌运动用品商店,徒步专区货架摆满不同功能的装备:防晒衣标注防晒指数,登山鞋按地形分为山地款、涉水款,登山杖价格从69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一款基础款月销超千件。夏季,透气速干的防晒衣销量也激增,带有反光条的夜间徒步装备成为新宠。
“有的高端品牌冲锋衣一件就要8000多元,徒步包价格从800到2000元不等。”江江向记者展示一张图片,一面洞洞墙上挂满了背包、冲锋衣、徒步鞋、登山杖、遮阳帽、睡袋、髌骨带、帐篷等琳琅满目的装备。“这是徒步者的‘梦中情墙’,墙上的装备总价以万元计。”
除了鞋服箱包和工具,智能装备也成为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无人机、运动相机、带心率监测的运动手表、可折叠的太阳能充电宝、智能导航登山杖等产品销量持续攀升,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江江说。
由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和美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户外运动线上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3000亿元,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有力拉动线上消费。多个细分品类消费增长显著,其中户外鞋服、滑雪运动、骑行运动、户外装备等品类表现突出。
户外徒步的兴起,带动的不只有消费,还催生本土运动品牌企业相关业务迅猛发展和海外并购。数据显示,户外徒步运动的兴起带动特步户外鞋产品成交总额(GMV)快速增长,2021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80%。其自主研发的昆仑越野鞋已更新到第三代,飞石徒步鞋也更新到了第二代。安踏集团则积极开始海外并购,先后并购了萨洛蒙、狼爪等国外户外高端品牌。
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游也借势兴起。例如,永泰斗湖自然村曾以留守老人为主,徒步路线开发后,村民提供住宿、餐饮、帐篷租赁等服务,成为徒步者的理想落脚点。在此带动下,村里民宿、咖啡馆等相继开业,周末客流可达两三百人。寿山乡钟楼村因“天使之泪”徒步路线走红,餐饮、住宿生意兴旺,曾经的偏远村落焕发新生。
热潮背后存隐忧
徒步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本质是大众对自然体验与健康生活需求的集中释放。但是,行业高速扩张过程中也暗藏服务标准化缺失、安全保障不足等隐忧。
宁德市徒步协会会长吴碧珠说:“涉及营利性质的徒步团,很多都是以俱乐部的形式组团。和专业旅行社又不一样,俱乐部没有成熟健全的运营资质,这会在安全、消费权益保障等方面衍生出多重隐患。”
安全是首要的问题。近年来,关于“驴友”被困,寻求救援的报道屡见不鲜。部分徒步者未经勘察就闯入未开发区域,既增加救援风险,也对原生环境造成破坏。今年7月份,24名徒步爱好者就因天降暴雨,河水上涨,加之不熟悉地形,被困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溪九龙潭附近,幸好在福州消防及时救援下得以脱险。
“近年来,‘驴友’受困、迷路、遭遇极端气候等求助案例呈现增长态势,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徒步旅行是业余选手,安全意识不到位,应急处理能力也不强。”福州市永泰县嵩口消防救援站副政治指导员余承良说。
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黄蕾副教授建议:“应该由文旅、应急、林业等部门联动,建立‘路线分级备案制度’,对徒步路线按难度划分为‘入门级’‘进阶级’‘挑战级’,明确标注风险点。”
同时,服务标准化建设也亟需推进。目前,徒步团人均费用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服务内容差异较大,部分低价团存在“强制购物”“缩减服务”等问题。“推动徒步行业健康发展,需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服务规范,明确领队资质认证、行程风险告知、应急保障配置等核心标准。”吴碧珠说。(记者 张文奎)
上一篇:闽侯五虎山百里徒步大会活力开跑
下一篇:鼓岭人记忆中的味道,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