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走红全靠算法?人民大学研究报告:夸大了
创始人
2024-12-20 16:03:03
0

《网红走红并非全靠算法:人大研究报告辟谣夸大说法》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红走红全然依靠算法推荐。然而,人民大学的研究报告却指出这种说法是夸大其词的。网红的崛起是一个复杂的现象,算法固然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能让内容有更多曝光机会,但并非唯一因素。网红自身的特色内容创作才是根基,像独特的才艺展示、深度的知识分享或搞笑幽默的风格等。同时,社交资本的积累、受众群体的互动参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也共同影响着网红的走红,不能片面地将功劳都归给算法。


网红产业的兴起,的确是在平台发端,但并非平台单独的力量所能造就,更加并非算法所能操控。它事实上是整个社会机制、情绪与趋势所共同推动的。

撰文丨艾川

理发师晓华的本名叫李静,在小地方湖南怀化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店面狭小的理发店,叫做靓发设计。晓华的师傅就是她丈夫,两个人苦心孤诣地经营了这家小店已经11年。

晓华脸型圆圆,和蔼可亲,和她的店名一样朴实无华。2024年2月,她也开始玩起了抖音。像所有小地方的人一样勤劳坚韧,她辛勤理发的同时,坚持在发视频。到了10月,她一共发了398个视频。然后,大概晓华和其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她成了网红。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视频里涌进来了大批的粉丝,据说,是因为她“听得懂话”,是“人民的理发师”。到今年12月,她的粉丝暴涨到453万,直播间人数可以突破十万人。连当下走红的明星向佐都特地去找她理了个发,结果“贼满意”。

▲一夜爆火的理发师晓华

这样泼天的富贵,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在了许多类似晓华这样朴实无华、平平无奇的人身上,背后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晓华的走红引起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注意,他们也想探究网红走红背后的流量机制是什么。于是,他们把晓华作为研究的典型案例之一,放在了一个名为《廓清平台算法想象:网红成长轨迹与驱动要素分析报告》的研究之中。

01

人大新闻学院的研究报告,开宗明义地说,不少人认为“网红是算法造出来的,或是平台选出来的。这种看法反映了公众对于算法运行机制直观然而片面的看法”。

报告考察了从2021年3月到2024年10月的61位网红,试图寻找这些网红的走红轨迹,并理解他们与流量机制之间的关系。

▲抖音单月涨粉超500万的内容创作者典型案例

在这61人中,55.7%是名人走红,而其它的44.3%则是普通人逆袭。这些名人中包括了刘畊宏这种娱乐明星,和谷爱凌这种体育明星。而普通人之中,许多人尽管已经得到了“泼天富贵”,却未必为大众所熟悉,例如听泉鉴宝、大圆哥等等。

人大新闻学院的报告认为,所有网红的走红,是一个综合因素的构成,所谓“一夜走红”并不是事实,多数人是苦心经营了很长时间的。晓华10个月时间暴涨成为网红算是幸运,开封干娘-赵梅在两年的时间里粉丝寥寥,一直到一场线下活动才突然获得关注,一夜暴涨500万粉丝。

但是即便有巨大的粉丝,也未必能够成为真正被社会关注的“网红”。比如歌手唐艺,粉丝714万,却从未进入公众视野。

要想真正破圈,成为大网红,报告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被主流媒体报道过,其二是进入微博热搜。

在研究的61个网红中,被主流媒体报道过的网红有42个。尤其是草根网红,能否被主流媒体所关注报道,几乎就是破圈关键词。

郭有才粉丝暴涨之后,媒体报道纷至沓来,他变成了菏泽当地的媒体宠儿,从而引来了大量仿效,菏泽南站一时成为了直播聚集地,他因而破圈成了顶级网红。

丁真更是如此。一个偶然的机会,长相“高原清纯”的他出现在几乎所有主流媒体上,他成了理塘名片,全网顶级网红。

至于李子柒,她已经不仅是中国网红,还是国际网红,甚至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式美学”,成为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在内追捧的对象。

另外19个网红却未曾被主流媒体关注,即便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但也仅仅是在垂类领域中独树一帜,从来未曾被社会公众所关注,例如生活剧情博主大圆哥、母婴育儿博主朱两只吖。

▲代表性网红博主是否上过热搜的统计

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微博热搜。有意思的是,上过热搜的网红,同样是42个,与主流媒体报道过的人数一致。

可以想象,越是热搜常客,网红就越能够破圈。数据统计,上过微博热搜100次的网红超过31%。

微博热搜可以说是公众舆论的放大器。社交媒体的核心在于互动性。网红在公众视野中是否有话题可说,用户是否对其行为有感知,这是上热搜的关键。

以晓华为例,这个小城理发师如何能够上热搜?她的成名被认为是“人民理发师”“听得懂话”,这是公众情绪对于服务态度或质量的感知。

世上的Tony老师千千万,想来从小城理发师老公那里学习手艺的晓华,也肯定成不了什么顶级时尚设计师,而恰恰是她合乎公众意愿的“听得懂话”,成就了她的热搜,也成就了她的网红生涯。

因此,报告结论说,有三个原因成就了网红的爆红:内容质量与个人魅力,以及社会情绪与社会原型。

也就是说,公众在网红身上找到了自己: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话语和自己的遭遇……他们在网红身上找到了共鸣点。

那么结论也就很明显:平台算法虽然在网红走红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平台既无意愿,亦无能力“造神”。

这么说吧,即便平台能够操纵自己平台上的流量,它如何能够操纵公众情绪,和他们的自我镜像?

02

其实我更加感兴趣的,还在于其中的草根网红与名人明星网红之间的比例消长。

在这个报告之中,名人明星网红比例55.7%,略微超过草根网红。

按照报告所言,网红在初始阶段的知名度对于网红成长非常重要。当然,你可以想象,像谷爱凌这样的网红,相对于晓华来说,是多么巨大的知名度落差。

但是我其实有另外一个疑惑。是名人在网络上走红,还是网络成就了名人的走红?

举两个例子。刘畊宏虽然原本就是明星,但他在明星群体之中,原本属于比较“糊”的那种,也就是在娱乐市场生态中属于低位。如果不是在疫情期间他的家庭体操爆红,刘畊宏通过传统市场能获得公众认可吗?这恐怕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东方甄选亦是如此。俞敏洪亲自下场,在东方甄选的初始直播阶段中,仅有可怜的数千数万在线人数,完全与俞敏洪公众创业偶像的形象不匹配。但董宇辉的双语直播,以及他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才华和知识储备,使他的直播瞬时得到了亿万流量,成就了东方甄选的头部地位。

是因为公众爱上了刘畊宏和董宇辉,从而才有他们的爆红,还是他们原本就有网红潜质?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了吧。

这就是我一向以来的观点:互联网是新时代中,普通人也能够参与社会互动的方式。而网红之所以能够走红的背后模式与机制,充分说明了,即便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素人,也可能在庞大的互联网中崛起。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拥有话筒,于是普通人也能被看见,被听见,被发现。

▲郭有才被聘为菏泽文化旅游推荐官

如同人大新闻学院报告中所提到的,由于草根网红来自于民间,对于自身阶层或生活形态更加熟悉,语言系统一致,情感元素相似,他们本身的表达,就比较符合民间的话语体系,因此容易引发共鸣。

从根本上说,算法对于名人与草根网红的曝光,基本上所遵循的是无差别计算,既不会偏袒名人,亦不会打压草根。从利益的角度上说,流量越是自然呈现,越符合算法规律,成本也更低,效益越高。

平台和算法,从其运作的角度上讲,多元化与时效化反而对它们是最高效的。网红的多元性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实现“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避免平台被少数网红“绑架”,保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时效化指的是,网红群体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阶段性有社会热点的潮起潮落,有网红代际更替,平台算法是社会热点变化的一种反映,体现了创作者和用户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

刘畊宏和东方甄选的案例说明,在当前的流量格局下,明星名人想要获得流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名人”,他们反而必须要洞察网友的需求,让自身内容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从而在互联网时代实现“翻红”。

所谓的算法造神叙事,不过是一种臆想。其原因在于,有些人并不了解算法技术,误以为算法能左右流量,大多数人倾向于对复杂生态简单归因,算法就成了那个“背锅”的。

算法技术的发展,让社会的注意力分配结构悄然改变。流量竞争使传统名人必须学会网络的语言表达,关心普通网友的关心,注意社会情绪的走向,以及社会情绪的转移。

社会结构与流量竞争之间,于是形成彼此成就。流量时代的崛起使社会结构更显多元化,社会空间不断拓张,社会新生力量不断涌现,从而社会的活力得以维持;而社会结构也因应这些变化趋势,不断进行制度与管理的调整,从而适应公众需求的变动。

所以,网红的形成,也就是流量竞争,是社会保持流动活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当然,它也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比如情绪放大、网暴发生和舆论审判等等,这当然需要进行制度性的约束,事实上也正在进行约束。

03

对于算法机制的误解和放大,其实是对于流量时代的一种敌意或无知。

Web2.0时代之后,没有算法,就没有互联网。算法对于商业、资源、知识的有效配置,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而在内容领域,算法对知识的传播,文旅的推广,传统文化的复归,对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的扶助,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过去的数年之间,个体、机构与地方网红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明显变化。比如,由于淄博烧烤的出现,以及后来出现的类似于尔滨、天水麻辣烫等网红城市现象,拉动了地方文旅的发展;晓华一个网红的出现,就使当地加开四趟高铁,当地统计因此而拉动了1.2亿元的消费,她被戏称为“怀化5A级景区”。

人大新闻学院的报告的确给我们一个启示:网红产业的兴起,的确是在平台发端,但并非平台单独的力量所能造就,更加并非算法所能操控。它事实上是整个社会机制、情绪与趋势所共同推动的。

网红成长趋势之中,自媒体、媒体参与,社交放大,舆论变迁,这是一个算法随着社会变化衍生出来的生态变化。它是社会技术进步所驱动出来的,但并非全知全能,仍有自己的局限性。

网红出现的价值并不是单一地破除了名人阶层对于资源、话语和平台的垄断,它更加内在的意义,其实是对原有注意力结构的一次增量创新:让更多网友关心的事情被看到。

而社会总体自然也会从其中受益,例如网红对于文旅的推动,对于弱势人群的关注,对于消费市场的拉动。甚至从直播已经列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中,你就可以感知社会变化的趋向。

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完美的,算法自然也不是。算法需要被规训、约束乃至监督,但神化、脸谱化甚或污名化算法,都并不是正确看待算法的方法。

想要让算法成为更加友善和美好的工具,首先,你得理解它。

相关内容

广州“最大烂尾小区”,女子...
在广州,有一处曾被称为“最大烂尾小区”的地方。多年来,它如同城市中...
2025-04-22 17:46:29
半马女配速员“跑崩”,晕倒...
在半马的终点处,那一幕令人揪心。配速员“跑崩”后晕倒在地,场面瞬间...
2025-04-22 17:45:15
受贿超8.22亿,李鹏新被...
李鹏新,曾身居高位,却因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将自己推向了法律的审判...
2025-04-22 17:21:56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
外媒近期紧盯中方“警告”,聚焦于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举动。特朗普政府...
2025-04-22 17:02:34
聋哑女生因长相太完美被质疑...
有一位聋哑女生,她的长相太过完美,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然而,她的校...
2025-04-22 16:44:19
候补天数越长成功率越低?临...
12306 回应称候补天数越长,其成功获得车票的概率越低。这意味着...
2025-04-22 16:43:37
中方回应制裁涉港表现恶劣的...
中方对于制裁涉港表现恶劣的美国官员采取了坚决且对等的反制措施。美方...
2025-04-22 16:24:10
教皇去世后,万斯被骂惨了
教皇离世,本应是庄重肃穆的时刻,然而万斯却意外被骂惨了。或许是他在...
2025-04-22 16:23:00
教皇方济各去世,外交部回应
你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教皇方济各仍然在世。教皇方济各在宗教领域有着重...
2025-04-22 16:03:29

热门资讯

广州“最大烂尾小区”,女子全款... 在广州,有一处曾被称为“最大烂尾小区”的地方。多年来,它如同城市中的一块伤疤,让众多购房者望而却步。...
半马女配速员“跑崩”,晕倒在终... 在半马的终点处,那一幕令人揪心。配速员“跑崩”后晕倒在地,场面瞬间紧张起来。组委会迅速作出解释,原来...
受贿超8.22亿,李鹏新被判死... 李鹏新,曾身居高位,却因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将自己推向了法律的审判台。其受贿数额高达 8.22 亿之...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 外媒近期紧盯中方“警告”,聚焦于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举动。特朗普政府曾多次扬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试...
聋哑女生因长相太完美被质疑,校... 有一位聋哑女生,她的长相太过完美,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然而,她的校友们纷纷站出来力挺她,给予她坚定的...
候补天数越长成功率越低?临发车... 12306 回应称候补天数越长,其成功获得车票的概率越低。这意味着乘客若希望通过候补购票的方式抢到车...
中方回应制裁涉港表现恶劣的美国... 中方对于制裁涉港表现恶劣的美国官员采取了坚决且对等的反制措施。美方此举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破坏香港的繁...
教皇去世后,万斯被骂惨了 教皇离世,本应是庄重肃穆的时刻,然而万斯却意外被骂惨了。或许是他在某些与教皇相关的事务处理上出现了重...
教皇方济各去世,外交部回应 你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教皇方济各仍然在世。教皇方济各在宗教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致力于推动宗教的和平...
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 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这一行动意义非凡。他带领团队深入浙江各地,与当地展开紧密交流与合作。在浙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