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与眼病的关联》
有人说年轻时受点近视的苦,老了就有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视在年轻时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视物不清等困扰。但医生指出,若老了突然能看清,这并非好事,反而要警惕某些眼病。这是因为一些眼部疾病可能改变眼球结构或屈光状态,从而出现这种看似视力变好的假象。比如白内障在发展过程中,晶状体发生膨胀,会暂时提高眼睛的屈光力,造成视力变好的错觉。所以,对于视力的变化,无论是近视人群还是其他人群,都应保持警觉,不可大意。
近视虽然难受,但熬到老了就有好处,因为近视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眼?按理说都已经“雾里看花”几十年了,为何老了却能“返老还童”呢?真有这种好事吗?就让眼科医生为您揭晓真相!
本文科普医师
“近视眼”VS“老花眼”
众所周知,近视的表现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老花的表现与之截然相反,一旦远视则会出现“看远清楚,看近模糊”。而我们想知道两者能否相互抵消,须先认识它出现的原因。
老花眼在医学上称为“老视”,由于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调节能力随之减退,导致聚焦能力降低,导致看近处不清楚,就像我们脸上皱纹出现一样,是衰老的信号,是一种生理性视觉退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近视眼形成是由于眼轴过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原因,因此,近视主要是屈光系统异常所导致的。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主治医师林震琳表示,“近视”是眼睛的屈光状态,“老花”则是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两者发生状态不同。因此,近视眼和老花眼是无法完全相互抵消的。
老花眼好转,可能是白内障的锅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花眼”突然好转了,千万不要“偷着乐”,你以为这是近视眼跟老花眼抵消了吗?不!你可能是惹上了白内障!
当老年人患上白内障之后,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屈光能力增强产生的近视度数,抵消了部分因晶状体硬化造成的老花度数,因此会出现老花眼“好转”的错觉。但这种情况,一般只能维持一段短暂的时间,随着白内障继续发展,老花眼会重新出现,接着你的眼前像蒙上了一层雾,远近都看不清。
“除了老花眼短暂的好转之后,还会伴随眼前有固定黑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重影、颜色变暗等症状”,林震琳提醒,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到院检查是否得了白内障,一旦确诊,需在专业医生的诊治下及时进行手术,白内障越是“成熟”,手术难度也随之增大,甚至引发其他眼病。
做白内障手术可以摘掉眼镜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上网刷视频、去周边旅游等精彩生活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中老年朋友有白内障的同时也有老花、近视以及散光,出于对“视觉质量”的追求,选择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让晚年生活“睛”彩绽放。
“传统的白内障手术是把患者浑浊的晶体换成透明人工晶状体,主要是为了让患者‘看得见’。大部分患者在看近时,如看手机、看书还需要戴老花眼镜。”,林震琳表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可个性化定制的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近视或远视、散光的度数,定制带有矫正近视或远视、散光的人工晶状体,一次性完成矫正,术后不用佩戴眼镜,相比术前生活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