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榕语丝|基层善治 从人出发》
基层善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基层治理从人出发,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这意味着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要充分关注民众的需求、利益与意愿。以人民为出发点,治理者能够深入了解社区民众的多样性,无论是老人对安享晚年环境的期望,还是年轻人对发展机会的诉求。从人出发的基层善治重视民众的参与,通过建立多种沟通渠道,让民众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决策中,发挥民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公平公正且富有凝聚力的基层社会环境。
基层治理是最具活力的国家治理场域,它距离群众最近,融入生活最深,是群众参与最广泛的“面对面”治理。而要持续增强基层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就要从人出发,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自治能力。
首先要从根本上培养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社会网络、增进相互信任,形成真正的治理共同体。只有对所在的社区、村居产生足够归属感,群众才更愿意发挥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各类事务中。具体而言,要鼓励支持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搭建议事合作平台,开展经常性协商活动,在互动中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增强社会凝聚力。在台江瀛东社区,社区党委搭建沟通平台,组织睦邻活动,为居民融入社区、参与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要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让每个个体能在其中更好发挥作用,形成合力。社区网格化治理是近年来被广泛运用的基层治理形式,以“网”为联结纽带,让个人成为基层体系的一部分;以“格”为治理单元,切细切小,使服务更精准、治理更精细。通过明确社区网格工作的清单和流程,建立健全好日常网格运行机制,让“小网格”牵起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可以看到,不论是古村的小团队、细网格,还是城市社区的楼栋长,都为个人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一个“锚点”。
总而言之,要在基层治理中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更多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携手共创美好生活。(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