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男子猛吃“救命药”险丧命》
福州有一男子,猛吃所谓的“救命药”,结果差点丢了性命。原来,他是陷入了对药物的错误认知。或许是听信了一些没有根据的传言,或是自行误判病症,他以为大量服用这种药能快速治愈自己的病痛。但事实上,这种药有着严格的服用剂量要求。过量服用后,身体迅速出现不良反应,诸如头晕、呕吐、心跳异常等症状。这一事件警示人们,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一定要遵循医嘱,即便看似是“救命药”,错误的服用方式也会让其变成“夺命药”。
夏秋交替之际,白天体感仍然较为炎热,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速效救心丸是常备“床头三宝”之一,其服药方法却很讲究,乱服乱用或方法不对,都可能让急救药变成“致命药”。
家住福州,今年72岁的张大爷不久前晨起后突然感到胸痛,急忙拿出速效救心丸含服。
然而,胸痛症状并没缓解。之后,老人又连含服好几次药,吃了一瓶速效救心丸胸痛依然没缓解。直到老人的儿子回家发现父亲躺在床上、脸色发青,才急忙拨打急救电话送福州市中医院急救。
经检查,老人患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因多次在家含服速效救心丸没有及时就医而延误病情。
福州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潘鸿贞介绍,速效救心丸是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必备良药,但是很多患者并不清楚服药的一些细节,乱用、错用药的情况非常普遍,以至于没有充分发挥药效。
“掌握服药时机很重要。”潘鸿贞说,在使用前,患者要逐渐摸索自身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如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不适,要迅速含服速效救心丸。因为每一次心绞痛的发作,都会给心脑功能带来严重损害。在有先兆症状时及时服药,能够取得更佳效果。
如冠心病患者若遇到有可能引发心绞痛的情况(如搬东西、上较高的楼层、精神紧张、饮酒过量等),应在病情未发作前或即将发作时预先含服预防量速效救心丸,这样可更有效地防止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
速效救心丸
坐着舌下含服,药效发挥最佳
潘鸿贞表示,速效救心丸一般预防量为每次4丸,一日2~3次;治疗量为每次6丸,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每次含服15丸。究竟应该服用多大剂量,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根据体质、病情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速效救心丸服用方式比较特殊——先嚼后舌即舌下含服,是保证速效救心丸治疗作用的关键所在。如用药10分钟症状不缓解,可再含服一次。若连服两次症状不缓解,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须立即送至医院急救。
潘鸿贞提醒,速效救心丸含服宜采取坐姿,这样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从而缓解病情。
病人平卧位或站位服药均不可取。因为站着含服时头部位置较高,常因周身血管扩张而致血压降低,引起晕厥。
而躺着含服因心脏位置较低,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致使心脏贮血量突然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症状反而不易得到控制。
下一篇:福州高温略有回落 闷热始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