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5年签发东盟“升级版”原产地证书概况》
福厦地区在过去的5年中,于中国 - 东盟经贸往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间,福厦签发中国 - 东盟“升级版”原产地证书的数量达到了55.94万份。这一数据反映出福厦地区与东盟之间紧密的贸易联系。每一份原产地证书都是贸易货物的“身份标识”,有助于当地企业在东盟市场享受关税优惠等政策。大量证书的签发,体现出福厦在对东盟贸易中积极开拓市场的决心,也见证了双方贸易的蓬勃发展态势,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意义非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下称“升级议定书”)生效5周年。记者从福州海关获悉,5年间,福州、厦门海关累计为企业出口货物签发中国—东盟“升级版”原产地证书55.94万份,涉及货值2702.23亿元;放行自东盟国家享惠进口货物货值1620.02亿元,帮助企业实现进口税收优惠约150.21亿元。
位于鼓楼区的福建省榕江进出口有限公司正是该政策的受益者。该公司通关业务负责人郭宇辰介绍,东盟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禀赋,是许多本土企业生产原料的来源地。“升级议定书”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为企业抢订单、拓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和东盟客户有着紧密经贸往来,今年我们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煤炭货值2.58亿元,累计享受进口关税减免约1347万元。”郭宇辰说。(记者 吴桦真 通讯员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