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一座隐藏着千年古刹的地方,这里的古刹可不一般。踏入古刹,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古刹的建筑庄严而古朴,飞檐斗拱间尽显往昔的精湛工艺,斑驳的墙壁铭刻着历史的痕迹。寺内香烟袅袅,钟声回荡,仿若能穿越千年,与古老的时光对话。庭院中古树参天,那茂密的枝叶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古刹里的佛像庄严肃穆,透着慈悲与宁静的力量。这里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圣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记忆与精神寄托,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独特的魅力。
编者按
目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中。晋安区辖区面积较大,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点119处。为了做好晋安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科普文物相关知识,我们将开设专栏——四普进行时,通过知识问答、文物介绍等形式带大家了解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希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泛参与,积极向文物部门提供新的文物线索。
本期为您介绍的是两处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与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
崇福寺
崇福寺,原名崇福院,位于新店镇鹅峰村。规模宏大,环境清幽,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现存殿堂多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建,1986年扩建。
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象峰崇福寺僧超然和尚东渡日本,在长崎圣寿山创建了崇福寺,其后至第七代住持皆为福建人。以后,该寺与祖寺时有往来关系密切。明末清初有些福州人避居长崎,每逢一年一度的“庙会”,旅居长崎的福州人就在那里聚会,所以长崎崇福寺也被称为“福州寺”。
崇福寺是福州五大丛林中唯一的尼众丛林,199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
林尔康系台湾名门望族“板桥林”的重要成员。陈芷芳乃陈承裘之女、末代帝师陈宝琛胞妹,林尔康之妻。林、陈育有一子二女。儿子娶了陈宝琛之女,两女分别嫁给沈葆桢之孙和严复之子。陈、林、沈、严四家均为近代名门望族,为闽台联姻的典范,被传为一时佳话。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位处鼓山洋里村牛山,该墓建于民国,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530平方米,石砌平顶墓顶,四级墓埕,墓前砌一墓塔,石构,六边形,塔身正面、背面均有铭文。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是福州市重要的涉台文物。2009年1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