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装好“移动WiFi” 保驾护航开渔》
福州在开渔季积极作为,通过安装“移动WiFi”为渔业活动保驾护航。在开渔之际,海上的通讯保障至关重要。这些“移动WiFi”设备的安装,让渔民们在出海时能够保持与陆地的联系。他们可以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有效避开危险天气,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渔民与家人联系,缓解思念之情。这一举措体现了福州对渔业的重视,以科技助力传统渔业发展,为开渔后的海上作业构建起一道坚实的保障线,让渔民能安心驶向大海,开启丰收之旅。
工作人员在渔船上测试设备。(受访者供图)
“主板显示灯正常”“MODM显示灯正常”……13日,在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3名来自达华海丝卫星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渔船上调试卫星天线。作为渔船上的“移动WiFi”,卫星天线关系着渔民们出海后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网络通信服务。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集中测试的高峰期。”达华海丝卫星实施工程师郑超墙说,8月16日是福州开渔的“大日子”,必须赶在开渔前完成所有设备的测试工作,以确保渔民出海后能顺利使用卫星通信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渔船上除了装有卫星天线,还有配套的打卡设备、摄像头及船载AI智能终端等,涵盖了人脸打卡、渔船监控、一键报警等功能。渔民可通过船载AI智能终端随时联系渔业主管部门、查看实时监控。
技术上的升级,不仅为渔民们带来更便捷的通信,也增强了出海时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开渔出海,一去就是好几个月。以前不能和岸上随时联系,心里很慌。”船老大林本春说,现在不同了,不但能享受到和陆地一样的网络服务,及时和家人联系,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险情,可以随时向主管部门寻求帮助和支持。
近年来,福州“海联网”工程加快推进,工程集卫星覆盖、大数据、智慧海洋和海洋经济运营为一体,正在为海洋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当前,全市上千艘大中型渔船均已安上了“移动WiFi”。
“网络也给我们的渔获销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渔民林周说,以前,岸海通信存在断层,出海的渔民不知道海鲜实时价格,洋面交易时,很容易在价格上吃亏。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实时掌握当天时令价,信息更透明,大家的收入提高了,对未来也充满信心。
不仅如此,借助稳定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渔获一收网,林周就能将“战况”及时通过微信发出去,有时候人还未上岸,渔获就已被率先订走。(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