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粮食丰收:511万吨的丰硕成果》
福建粮食传来捷报,总产量达到511万吨,这一数字背后是丰收的盛景。广袤的田野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麦浪滚滚如金波荡漾。农民们挥洒着汗水辛勤耕耘,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对待。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的广泛种植,还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发力。这511万吨粮食不仅保障了本地的粮食供应,稳定了粮食市场,更提升了福建农业的底气,让人们看到了福建农业蓬勃发展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其中,福建粮食总产量511万吨,高于去年的508.7万吨。
今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保护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福建省在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中央稳粮惠农政策基础上,出台系列地方政策支持粮食生产。年初,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2023年稳定粮油生产九条措施》,在此基础上,九市一区、县(市、区)基本都配套制定了本级奖补政策,重点支持规模种植双季稻、设施蔬菜大棚轮作水稻、再生稻生产、山垄田复垦种粮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省10多个县(市、区)试点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探索将土地租金、人力投入等非直接物化成本纳入保障范围。福建省还在全国率先探索为再生稻再生季提供保险保障。
得益于此,各地不断挖掘粮食种植面积潜力,积极开展在设施大棚、幼龄果茶园、边坡荒地间作套种、扩种大豆、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稳妥开展低效茶果园退果退茶还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福建粮食播种面积841.1千公顷,比去年增加3.5千公顷。
今年,福建粮食生产遭遇了台风、强降雨等考验,但整体上光温水匹配较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产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今年福建继续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建设300个以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增产技术。(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