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官方通报文件引发广泛关注,令人惊讶的是,这份仅200余字的文件竟然出现了7处错字。官方文件本应具备严谨性和权威性,是信息准确传达的重要载体。这些错字的存在,不仅反映出在文件审核环节可能存在的疏漏,也有损官方形象。无论是文字输入的失误,还是校对工作的不到位,这一现象都不应被忽视。这一事件也提醒着各官方部门,在发布任何文件时,务必加强对内容准确性包括文字正确性的把控,以确保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是严肃且无误的。
此前报道
市民晒官方回复文件200余字现7处错字,卫健局回应
来源:上游新闻
11月24日,湖南长沙县市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一份县卫生健康局向他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文件仅200余字,却有多达7处错别字。此事引发网民热议。
网友称,政府部门回复的文件上有7处错字。网络截图
11月25日,上游新闻记者在评论区看到,网友发现这份文件中的错别字包括“呈沙医院”“指释中心”“急技任务”“技护车”“操作合手机支架”“整领学习”“关似事情”等7处。这些明显的错误让不少网友感到疑惑:“这么多错字是怎么通过审核的?”还有网友表示:“一份回复市民反映情况的文件,细节竟然如此随意,真的应该反思。”
针对网友的质疑,11月25日,记者以长沙市民身份致电长沙县卫生健康局询问,一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对于出现如此多错别字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解释称:“文件可能是在处理时未经过严格的校对,导致出现了这些低级错误。”工作人员强调:“我们将为当事人重新发送一份修改后的处理意见书,同时加强文件审核流程,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