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的丰收盛景》
长乐,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书写着农业的辉煌篇章。今年,长乐的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之广,令人振奋的是,这里的亩产量可达6500斤。在那广袤的田野上,农作物茁壮成长,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涌动着丰收的希望。万亩的规模展现出宏大的农业布局,而高产的数字则是现代种植技术、农民精心劳作以及适宜自然条件完美结合的成果。这不仅意味着长乐农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保障,那沉甸甸的果实将装满农民的口袋,也装满长乐发展的底气。
近日,在地处湖南镇仙宅村的福建省甘薯(长乐)核心示范基地,成片新品种甘薯苗向阳生长,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一个个线上线下订单不断涌来。
田边,甘薯苗一捆捆整装待发,即将踏上“旅程”。
“新苗结出的甘薯更多,口感较传统甘薯而言更香甜,在市场上也更畅销,仅仅去年一年,靠种植甘薯我就能收益近3万元。”其中一位回购甘薯苗的农户告诉记者,通过去年种植新品种甘薯让他收益颇丰,今年他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最近订单量比较大,每天都要发三四趟,我们都在抓紧时间备货。”长乐富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董锋渠告诉记者,作为长乐区专注于发展甘薯产业的专业机构,今年开春,合作社就开始不停忙碌,推广甘薯新品种“振龙一号”的种植,截至目前,新品种甘薯苗种植已达万亩。
据了解,“振龙一号”是去年由区农业农村局与福建省农科院联合攻关培育的优质甘薯品种,该品种结薯率好,属于早熟型品种,种植出的甘薯红皮红肉,薯块呈纺锤形,肉质细腻,味感粉糯。
甘薯新品种振龙一号。吕灿婷 摄
“去年我们就已经推广了8000多亩,农户们反馈都非常好。”董锋渠介绍,相比较普通品种,新品种“振龙一号”植株不仅长势旺,田间发病率低,产量和品质也显著提升,亩产可达到6500斤左右,比普通品种多出1500斤。
如今,经过品种的持续优化和推广种植,小小的甘薯已逐渐成为具有长乐地域特色的富农产业,而这也离不开董锋渠的努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乐人,早年他在国外创业有成后,回到家乡看到村民仍在采用传统方法种植甘薯,不仅辛苦且收成低,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大力推广新品甘薯,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而后,在区农业部门和省农技专家的支持下,富农达合作社近年来持续走上绿色生态的优质农产品发展之路,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吕灿婷 摄
现在“振龙一号”不仅在长乐种植,同时还推广到宁德、南平、龙岩等地,逐步实现助农兴农富农强农,为农户带来全新的“专薯”体验,丰富“甘薯经济”新内涵。
(记者 王至莹)
上一篇:市委办公厅召开厅务(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