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中国一绝”》
在匠心独运之处,有一种指尖上的线条艺术闪耀着独特光芒。这项艺术凝聚着无限智慧,堪称“中国一绝”。它或许是苏绣那细若游丝却灵动逼真的丝线勾勒,一针一线绣出大千世界;或是剪纸艺术,一把剪刀在指尖翻飞,简单的纸张就蜕变成充满寓意、线条流畅的精美作品。匠人们凭借着对线条精准的把控,将无数心血倾注于其中。他们用岁月磨砺技艺,以匠心传承文化,这些指尖上的线条艺术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民族情感。
漆线雕,是闽南独有的传统技艺。被学界称为“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11月11日,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闽人智慧”系列人文纪录片《智在匠心》第二集,带你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厦门漆线雕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蔡超荣。
漆线雕,是从古代佛像表面装饰手法中逐渐演化,并最终独立发展出来的一种工艺美术类别,以精细的漆线在坯体上缠绕出装饰纹样,通过贴金、配彩,达到“错彩镂金,雕绘满眼”的艺术效果。
2017年9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漆线雕作品《神武大元帅》(庄南燕、蔡超荣等人作品)被当作国礼赠送,受到外国领导人的赞许。
无所不能的漆线
漆线俗称“搓线”,用大漆、桐油和陈年的砖粉锤打成泥,再用手工搓成柔软而富有韧性、粗细不同的漆线,最细的线条如同发丝。
盘线是漆线雕的核心工艺,以连绵不断的线紧密地盘绕堆叠,做出层次丰富而繁复的纹样。
使用厦门漆线雕技艺制作的龙凤、甲胄、水波、团花等图案。
脱胎漆线雕《虎踞龙盘》是蔡超荣的代表作,融入了“龙虎”与“武将”的传统中国元素,在头盔铠甲的装饰上运用了最具蔡氏代表性的“战袍甲花”,极具线条艺术之美。
2015年,《虎踞龙盘》获中国传统民间技艺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守正创新:老技艺融合新元素
为了让漆线雕这门“老传统”,不成为被时代淘汰的“老掉牙”,蔡氏漆线雕在遵循传统的前提下不断创新。
蔡水况(蔡氏第十二代传人)作品《蛋壳漆线龙》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蔡水况进一步拓展了漆线雕技艺载体,在他的努力下,漆线雕从单纯的民间工艺技巧,脱胎为一种全新的独立工艺类型。
蔡水况旧照
如今,蔡超荣在制作漆线雕作品时,也灵活运用古老技艺融入现代元素,在作品的选题上大胆突破传统,创作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蔡超荣创新作品《瞻前顾后》(来源: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从用途单一的塑像装饰手法,到世人瞩目的艺术瑰宝,有着一代代工匠的传承、坚守与智慧,漆线雕技艺必将历经岁月而愈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