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匠心 | 他,让这抹朱红永不褪色》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位匠人,他将一生的心血倾注于守护一抹朱红。朱红,那是充满历史与文化韵味的色彩。他怀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热爱,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匠心独运。从材料的精挑细选开始,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专注与执着。无论是炎炎烈日下,还是寒冬腊月里,他总是在自己的工坊里默默钻研。修复、保护、传承,他用双手对抗岁月对朱红的侵蚀。他的故事,是匠心的故事,他以自己的方式让那朱红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鲜艳如初,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符号。
八宝印泥是“漳州三宝”之一。
起源于康熙年间,被乾隆皇帝定为“贡品”,素有“文房第五宝”之称。
是中国三大印泥瑰宝之一且历史最为悠久,颇受中外书法家喜爱。
11月19日,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闽人智慧”系列人文纪录片《智在匠心》第十集,带你了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锡伟。
印纸则桃花欲笑,钤朱则墨韵增辉
漳州八宝印泥由艾绒、蓖麻油朱砂、金箔等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
色泽鲜艳,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固;经久弥新,永不褪色。
一片匠心,尽在方寸之间
名扬四海的八宝印泥也曾遭遇“潦倒窘境”。
20世纪90年代,漳州八宝印泥厂陷入危机,杨锡伟主动提出上任厂长,挑起挽救八宝印泥的重担。
2008年,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杨锡伟的不懈努力下,八宝印泥终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截至目前,漳州市有漳州八宝印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
纵然时光沉浮,我们也能够从这枚跨越百年而来的朱印感受诗画流韵的从前。
上一篇:福建一厅级干部,新职明确
下一篇:莆田发布一批人事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