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港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其货物吞吐量超过了2.5万吨。这一成就彰显了南平港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物流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众多货物在南平港汇聚周转,反映出这里日益繁忙的贸易往来。2.5万吨的货物吞吐量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精心调度与运营管理。这不仅为当地企业的货物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吸引着更多商业机会和投资的目光,推动着南平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断加深,成为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
近日,载有氧化镁、石英砂等500吨生产原料的武夷1号货船抵达南平港。货物在港区卸船后,陆续送往南平工业园区以及顺昌、邵武的采购企业。
南平港是福建重要内河港口,于去年12月正式开港,今年2月开始常态化运营。截至目前,累计开航131次,往来运输标准集装箱1936柜,港区货物吞吐量已超2.5万吨,正全力冲刺3万吨目标。
据了解,闽江复航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水路运输。随着中储粮延平基地等项目在南平工业园区落地,未来航运量还将大幅提升,港区的两艘500吨级货轮将难以满足货运需求。为此,南平工业园区今年开始投资建设千吨货轮。“当前,5艘1000吨级货船已开始建造,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后续我们还将根据物流运量,逐步增加船舶运力投入,让闽江‘黄金水道’进一步释放‘黄金效益’,推动闽江干流进入千吨级航运新时代。”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港区办物流组、福建易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林荣荣介绍。与此同时,南平港配套设施——南平港智能云仓一期、大洲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已建设完成,以南平港为核心的“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框架基本形成。(记者 姚雨欣 通讯员 伍道微 寿洪清)
上一篇:公示!厦门拟提拔多位厅局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