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敏感时期来华传递出多重要信号。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他的到来彰显了中美科技交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表明尽管存在一些摩擦与分歧,但双方在科技领域仍有合作的空间与需求,希望通过直接的互动与沟通来缓解紧张局势,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同时,也反映出全球科技产业链的紧密联系,任何一方都难以在科技领域独善其身,需要携手合作以应对共同的挑战。这一行动为中美科技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积极因素,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
黄仁勋拆了特朗普的「台」。
文 | 佘宗明
这无疑是个值得N个热搜的消息——「AI军火商」的大Boss、当今AI界「顶流中的顶流」黄仁勋,来华了。
说起来,这并非黄仁勋首次来华,今年1月下旬,他就开启了5天3城(北京上海深圳)的中国行。但相较于以往来华,这次显得尤为特殊。
1,黄仁勋来华的时机有些微妙。
众所周知,中美关税较量正进入胶着阶段,双边贸易来到「冰封期」。WTO总干事伊维拉4月16日就说,中美实际上已贸易脱钩。
黄仁勋这时候来华,难免被解读出各种意味来。
2,黄仁勋来华的行程很不寻常。
去年1月,黄仁勋时隔4年首次到访中国大陆,身穿花袄扭秧歌的一幕成了名场面;今年1月,他再度来华。但这两次都是春节前参加中国区年会、慰问员工。这很黄仁勋:跟马斯克、库克动辄跟中国高层碰面有别,黄仁勋总是习惯性回避跟「官方」直接接触。
可黄仁勋此次却是受中国贸促会邀请而来,还被副总理会见。
▲黄仁勋「紧急来华」。图片来源:玉渊潭天。
3,在会面中,黄仁勋被直接问到H20对华禁售问题。
据官方报道,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跟黄仁勋会谈时,没有避讳地问了黄仁勋对于美国政府针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的看法。
4,黄仁勋被传见了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
今年初DeepSeek引发「硅谷地震」后,很多人说DeepSeek把英伟达的溢价打了下来,但黄仁勋则强调杰文斯悖论(DeepSeek会推高对推理芯片的需求)。
据了解,黄梁二人讨论起了如何为中国设计下一代芯片的问题。
▲报道说,黄仁勋跟梁文锋见面时,共同讨论了为中国设计下一代芯片的问题。
5,黄仁勋没有穿他的标志性的黑色皮衣。
之前黄仁勋出现在舆论视野中几乎都是以「皮衣刀客」形象亮相,这次却改穿了黑色西装,相当讲究和正式。
考虑到黄仁勋数次光顾街边摊、大排档和乱入小姐姐直播的松弛俏皮风格,他的最新着装给人的反差感不逊于王思聪上次见某地领导时不再戴帽子、穿短裤、跷二郎腿,毕竟,穿长袖衬衫成了王思聪「最后的倔强」。
可以预见的是,黄仁勋在敏感时期的来华,必定会被「信号体」捕捉,为陷入「极限施压螺旋」中的中美博弈格局带来些许变量。
01
黄仁勋此次「紧急来华」,有个无法忽略的特殊背景是:在对华特供版AI芯片H20出口中国问题上,英伟达似乎遭遇了特朗普政府的「出尔反尔」。
就在约1周前,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黄仁勋出席海湖庄园晚宴并承诺对美国AI数据中心进行价值5000亿美元的新投资后,特朗普政府改变了美国酝酿了数月之久的英伟达H20出口管制计划。这被普遍认为黄仁勋成功说服了特朗普。
但出乎意料的是,「特朗普允许英伟达特供版芯片继续卖中国」的风声很快被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新芯片出口许可要求推翻,H20芯片赫然在列。非但如此,《纽约时报》还披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DeepSeek实施技术禁运,并调查英伟达是否违规向其提供关键技术。
黄仁勋对此显然始料未及。有外媒称,在4月9日接到官方通知后,英伟达并未立即将此事告知中国客户,还对中国客户称H20不会受影响。理由是,他们认为已搞掂特朗普政府。
▲此前媒体对特朗普拟允许英伟达对华出口H20的报道。
据英伟达方面披露,受H20出口许可证要求影响,英伟达材料与运营成本、违约金损失达到55亿美元。专业人士则分析,英伟达中国市场实际受影响收入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如果黄仁勋不用仰特朗普鼻息,我估计他也要「罗伯特·德尼罗附体」——大国博弈的一粒沙落在黄仁勋头上就是一座山,可如今,说好要开抑尘喷洒车的特朗普却开起了鼓风机……
「黄记饭店」的桌子是痞子市吏特某某掀翻的,但赔罪这活还得老板老黄来做。黄仁勋来华,自然会被视作带有向大客户赔罪的意味。
但若只是赔罪,那黄仁勋要面对的可能就是以BAT为大头的中国客户。为什么黄仁勋要一反常态地跟中国官方打交道呢?
答案也许就在于,在英伟达处在中美科技战风暴眼的情况下,黄仁勋没法「抛开政治谈商业」。被推进地缘政治漩涡中的人,是没资格回避政治的。
与其在回避政治中被「双打」,不如在政治犄角里找到某些确定性支撑。
02
需要看到的是,在被大国博弈拽入激流后,黄仁勋仍努力地走钢丝——在中美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让英伟达芯片尽可能同时符合两国监管要求;2,让自己尽可能少跟官方接触。
在美国摁下「芯片卡脖子」按钮后,英伟达曾几度采取补救办法:H100不让卖了,就想法子变通推出中国定制版H800,H800被禁了,又为中国量身定做了阉割了再阉割、整体性能只有母版H100性能约20%的H20(据测试,H20推理性能超过H100)。
那H20之外还有备选方案吗?英伟达说有,说着就要掏出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款旗舰 AI 芯片B20。
看得出来,黄仁勋是很难悖逆悬在头顶的BIS出口管制令,又不愿意丢掉中国这么个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国,所以愣是将「削足适履」的变通法则用了再用。
去年12月,因英伟达天猫旗舰店页面清空,网传这是全面断供信号,还直指它跟英伟达遭遇反垄断调查有关。结果英伟达官微专门下场辟谣,严正声明断供中国是假消息。
在处理政府关系上,黄仁勋也表现得十分谨慎。在特朗普「二进宫」就职典礼上,美国科技巨头掌舵人们「大团建」,都试图跟特朗普维护好关系,可其中却不见黄仁勋身影——彼时的他,正在中国出席英伟达中国区年会。
▲去年1月,黄仁勋曾在英伟达中国区年会上穿花袄扭秧歌。
《纽约时报》就感慨:「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忙于讨好新政府,英伟达却避开了华盛顿的聚光灯。」这种低调表现似乎意味着,英伟达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华尔街日报》也评论称,这表明,英伟达仍想要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黄仁勋此前来华,同样未以官方座上宾形式出现。这延续了他的「政治冷感」态度。
但很明显,黄仁勋发现,继续回避政治已「此路不通」。
今年1月,彭博社曝出,特朗普团队正酝酿对华芯片制裁「终极杀招」,计划全面禁止英伟达的高端算力产品——包括H20在内。连砍三刀的「残血版」芯片H20都要被禁,意味着断供缓冲地带也要被堵死。
这显然不是黄仁勋想要看到的局面。他为此在1月31日见了特朗普,又在4月上旬参加了特朗普的海湖庄园晚宴,想以加大投资为筹码换取H20「豁免」。
可特朗普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态度,大概率让黄仁勋失望了:连「说好的」都能说变就变,很多事情也就变得不可信了。
在特朗普这找不到准信的黄仁勋,将找到确定性的希冀投向中国,以避免局面陷入恶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昨日黄仁勋到访中国后,英伟达方面说「我们定期与政府领导人会面,讨论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意思再明显不过。
与其在回避政治中被「双打」,不如在政治犄角里找到某些确定性支撑。
03
黄仁勋的走平衡木,不免让人想起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苏秦的连横术精髓就在「合众弱以攻一强」,旨在用多维制约维持七国国力均衡。
单就玩平衡来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帕内塔都得喊苏秦一声老师。
黄仁勋当然不是纵横家,他没有搞「大国均势」的政治意图,就连政治起初都是持远离姿态。
在网上,有人揣测,黄仁勋的「华裔」+「美国籍」双重身份,使得他有意通过坚持对华供应芯片来维持中美AI实力的「相对平衡」。
但黄仁勋在中美间寻找平衡点,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商业考量而非出于政治意图:在AI领域,中美已呈两枝独秀的局面。对美国政府而言,为了防止中国这一枝超过美国那一枝,它千方百计想阻断英伟达对「中国AI」的树根施肥——哪怕那是低浓度复合肥;对英伟达而言,让两棵苗木同时用上自家肥料,才是「一个肥料厂家的自我修养」。
英伟达兴许有1个理由放弃中国市场,那就是芯片法案紧箍咒越收越紧,但有100个理由不能放弃中国市场,这里面最关键的理由就是:中国芯片需求太大了。
要知道,2023财年英伟达在华销售额占了其总收入的约20%,去年比例降到了13%。但今年1月以来,在DeepSeek的带动下,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都加大了对H20的采购。
正因如此,《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作者斯蒂芬·威特前不久就表示,出口管制和关税是黄仁勋的最大痛点。
黄仁勋的表现也印证了这点:虽然严守美国监管要求,但他多次表达对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反对意见,理由是出口管制令会让英伟达「双手被绑在背后」,让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崛起,还说美国主导限制中国科技巨头「搞得很糟糕」。
▲黄仁勋此前曾炮轰芯片管制令让英伟达「双手被绑在背后」。
历史学教授、《芯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跟黄仁勋所见略同,他此前就表示,特朗普政府允许H20芯片对华出口,对美国来说是个「重大胜利」——这既可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也可以避免将中国AI芯片市场拱手让给中国芯片厂商。
只不过,这类看法在美国政界与硅谷并不占主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就是呼吁禁止H20对华供应的金先锋,有议员就称,「出口管制很有效,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美国每一天未能限制旨在规避现有管制的芯片出口,我们的对手就多一天积累库存来击败我们。」
OpenAI前董事会成员托纳也说,「要是特朗普听了英伟达的,中国将大胜」;AI创业公司Anthropic CEO阿莫代伊也认为,在AI芯片方面,出口管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现在看,特朗普政府已经在两种看法中做了选择——他并没有站在黄仁勋那边。
04
在此背景下,黄仁勋「紧急来华」,未尝不是拆特朗普的「台」。
特朗普挥动的关税大棒在加速「脱钩」,实施H20对华断供更是要割裂,但黄仁勋却用「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的表态将芯片领域要脱的「钩」又挂上了。
无论着眼当前还是放眼以后,这都是好事——当黄仁勋和马斯克这类极具代表性的美国科技领袖都加入「反脱钩阵营」时,大洋彼岸对「斗则两伤」后果的牵制会更多。
考虑到脱钩对中国经济特别是科技产业与外贸行业绝非好事,我们该珍视和欢迎来自美国科技巨头的「反脱钩力量」。
由此反推,当下在舆论场中不乏市场的两种谬论也需要引起警惕。
一种是「英伟达需要我们,但我们不需要英伟达」。
此前有项姓「专家」就扬言,中国市场已渐渐不需要英伟达芯片了,并看衰H20的市场前景。但这遭到了现实打脸,Claus Aasholm的数据显示,「H20系统表现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季度环比增长率达50%,是英伟达最成功产品,而H100季度环比增长仅25%。」
毋庸置疑,中国芯片产业自主研发步伐正加速,形成了以华为昇腾为引领的「一超多强」国产AI芯片格局。华为昇腾910B的FP16算力、华为CANN框架与MindSpore都有亮眼表现,寒武纪思元系列、燧原科技云燧T20系列、壁仞科技BR100以及百度昆仑芯、阿里含光等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4年上半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国产芯片已占到30%份额。国产芯片崛起势头已经摆在那了。
但强调自主研发不等于可以不要鲶鱼了。克里斯·米勒说,尽管H20芯片经过特殊改造性能有所降低,但它们仍然比许多自主研发的芯片要好。海通国际研报也指出,跟H20比,国产替代仍面临软件生态短板——CUDA开发者数量是国产生态的200倍,且华为昇腾芯片良率仅32%,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算力缺口。
跟黄仁勋的「拥抱中国市场」双向奔赴,比用「中国市场不需要英伟达」的抗拒性姿态冷却那股热情要好得多。
▲黄仁勋想继续为中国供给英伟达芯片,是好事。
另一种是「脱就脱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制关税霸凌不是为了通往彻底脱钩,而是为了回到谈判桌上更好地追求「合则两利」。
脱钩了,地球的确照转,但很多企业会很受伤。
英伟达承受不住脱钩的代价,所以黄仁勋主动来「接钩」;很多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同样承受不住脱钩的代价,他们的处境应被看到。
说到底,黄仁勋紧急来华表明,在特朗普挂R挡时,美国依旧有强调合作、反对脱钩的力量在反向牵制,它可能就蓄积在民间,特别是企业界。
所以,我们该努力把把挥拳头的敌人搞得少少的,也把反脱钩的朋友搞得多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