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收到北京来的回信,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中方在信中清晰地表明了立场和态度,对于日本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的指引。日本面临着抉择,是认真倾听和理解中方的意图,以和平、友好、合作的方式处理双边关系,还是继续采取不当的行动,违背中方的意愿。中方的信如同明灯,照亮了日本前行的道路。日本若能明智地选择,积极响应中方的要求,将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实现互利共赢;若执意妄为,必将面临自身发展的困境和国际形象的受损。
需注意的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秉持客观、理性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石破茂收到北京来的回信,日本接下来应该怎么选,中方的信里写的一清二楚。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携石破茂亲笔信到访北京的同一天,日媒共同社收到消息,中国政府首脑也已经致信石破茂,由驻日大使转交给了日方。
【石破茂等来中国的“回信”】
根据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说法,信里面主要讲的是,中日如何呼吁共同应对保护主义,结合中美关税战,美日关税谈判的大背景,这封信想要传达的信息再清楚不过。
说到美国与日本间的关税谈判,前段时间,美日之间已经进行了第一轮接触,特朗普亲自介入谈判,事后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取得了“重大进展”。
日本这边的口吻就显得十分审慎,没有一味迎合美国。石破茂在连夜开会之后,拍板下了决定,关税问题上不能对美国“唯命是从”,这应该是石破茂上任后,日本对美国最为强硬的表态了。
随后,日本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接触,美日第一轮关税谈判无果而终后,石破茂随即给中国写了第二封亲笔信,委托齐藤铁夫转交,并希望对方转告中国,自己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访华。
至于他什么时候成行,估计要等到美国的对等关税偃旗息鼓,在此之前,美日关税谈判是石破茂对外政策的绝对重心。
【中国在信中呼吁中日共同对抗保护主义】
可以这么说,一天不与美国达成协议,日本心里的大石头一天不会落地,很难专注于其他方向的外交。
目前石破政府释放出种种与中国接触的积极信号,一方面是为下半年的中日高层外交布局,更多还是做给美国看的,目的是为谈判期间争取更多议价权。
说穿了,就是制造杠杆,撬动美国施加给日本的压力。
石破茂强调不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还是看准了中美关税战让特朗普疲于应对,没有余力对其他国家进一步施加压力。
美国如果要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建立所谓的“关税同盟”,就不能一味用关税施压,在威逼之余,也要利诱。
【齐藤铁夫访华前,专门与石破茂会面】
可问题又来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过于激进,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还把美国推到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对立面。
这就导致他给出的任何豁免承诺,都显得分外不可靠,谁知道特朗普日后会不会再次变卦。
也就是美日关系比较特殊,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除了关税以外,还能通过其他手段对日本极限施压。
特朗普的目的是,靠关税政策,迫使日本与美国在经贸、安保问题上达成一揽子协议。
即便是日本,也很难接受,美国凭借随时可变的关税政策,就换取自己在经济、防务议题上的重大让步。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笔交易都极其不划算。
因为特朗普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关税政策、撕毁协议,可日本让步的空间是有限的,家底更是只有那么一点,实在经不起美国这么巧取豪夺。
【特朗普要靠关税与日本达成一揽子协议】
所以日本现在只能拖延下去,一直等到中美关税战分出胜负,到时局面就会豁然开朗。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方政府首脑写给石破茂的这封信,来得不可谓不及时,算是给日本指了一条明路。
该如何回应中国,石破政府内有人提出,可以展示出“对话姿态”,在中日关系近段时间的难题上能获得成果就行。
看得出来,已经有人将中方首脑写的这封信,单方面理解为,中国在关税问题上“有求于日本”,觉得可以靠这个向中国讨价还价。
这种念头就有些想当然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日本内部至今都没有对自己在中美关税战里的角色,建立一个客观的认知。
现在是石破政府需要靠对华外交,制造对美谈判的杠杆,中国没有特意争取日本的必要。
【石破茂现在不打算对美国“唯命是从”】
中方首脑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致信石破茂,更多是提醒日本,不要因为美日同盟这层关系,就对美国一味妥协。
正如中国之前警告过的一样,不要为了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就试图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不是石破茂此前摆出了不对美国“唯命是从”的强硬姿态,他不会这么快收到中国的“回信”。
实事求是地说,“亲笔信外交”作为中日互动里的一个惯例,用来营造政治上相对良好的积极氛围是够的,但如果指望靠书信往来解决中日关系里的那些疑难杂症,未免显得有些一厢情愿。
归根结底,中国致信石破茂,是出于最基本的外交礼仪,书信外交,讲究的是一颗有来有回了,石破茂已经给中国写了两封亲笔信了,中国自然会做到礼尚往来。要说推动中日互动,有其他更高效、更直接的方式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