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泰,同宗兄弟间竟有一场长达十年的纠纷,如同阴霾笼罩在家族上空。多年来,矛盾不断累积,亲情在纷争中被撕扯得千疮百孔。然而,永泰法院犹如一道曙光,介入到这一棘手的局面当中。法官们秉持公正与耐心,深入调查纠纷的根源,倾听双方的委屈与诉求。他们运用法律的智慧和调解的技巧,在一朝之间成功化解了这十年的积怨。兄弟俩冰封的心开始融化,亲情的纽带重新连接,曾经的对立被和解取代,让家族再次寻回了失落已久的和谐与安宁。
近日,永泰法院大洋法庭成功化解一起同宗亲族间的相邻权纠纷, 在实质解纷的同时又消除邻里隔阂,促进邻里和谐共处。
2014年,谢甲的同宗亲族谢乙、谢丙两兄弟在谢甲的住房隔壁建造房屋。随后,谢乙、谢丙又在用地交界的水渠处搭建了近4米高的遮光围墙,该围墙与谢甲左侧房屋仅距离30厘米,影响了谢甲房屋的通风采光等权益。2015年,在镇政府的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约定拆除该围墙。然而,谢乙、谢丙并未完全拆除该遮光围墙,只摘除部分铁皮,谢甲房屋一二层的通风采光仍受影响。谢甲多次沟通未果,遂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大洋法庭庭长杨洁多次勘查现场,了解到谢甲在谢乙、谢丙二兄弟房屋正门对面有一处杂物间,谢乙、谢丙建造新屋后,谢甲将该杂物间改为鸡舍,谢乙、谢丙才在交界处建了围墙。从现场看,谢甲房屋左侧的通风采光权确受谢乙、谢丙所建围墙影响。经过一系列走访、调研,考虑到双方是同宗关系,杨洁联系了村里的人民调解员,一同再次前往现场,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
“你们既是亲族又是邻居,本应团结互助,却因小事处处针锋相对。我看不如双方各退一步。”杨洁耐心劝导双方,从同宗、邻里情谊的角度出发,阐明当事人有不妨碍相邻建筑物通风、采光的义务,并协同人民调解员淡化矛盾,避免进入耗时费力的诉讼程序,解开双方心结。
经过6个多小时的工作,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约定谢乙、谢丙限期拆除围墙,谢甲将鸡舍降低一定高度。十年纠纷终得解,几天后,双方兑现了协议内容,并向大洋法庭赠送“化解邻里纠纷 促进同宗和谐”的锦旗表达谢意。(记者 叶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