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福州高新区企业表现亮眼,7家高新企业凭借硬核技术、创新模式与市场潜力脱颖而出,斩获多项佳绩,成为赛事中一道醒目的“高新风景线”。
2025年榕创嘉年华暨第九届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评奖情况
据了解,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由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委人才办联合主办。赛事自6月启动以来,共吸引近百家科技企业报名参赛。参赛项目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经济等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项目展现了福州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创新活力。此次获奖的7家企业覆盖海洋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力、新能源等高新区重点发展领域,展现出鲜明的创新特色与强劲的发展动能。
成长组:福建旗山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旗山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髋置换微创手术机器人”项目能将假体植入精度误差缩小至0.1毫米至0.3毫米,大幅提升手术效果。
初创组:藻安(福州)科技有限公司
藻安(福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创“三安灭藻法”,通过光催化技术实现水域高效治理,实验数据显示除藻率超98%。
优胜奖: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毒水”生“绿氢”,工业废水变身能源起点。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打通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能源转化路。其创新的非淡水综合制氢平台,融合高通量膜蒸馏、废热利用与电解工艺,让高盐、高腐蚀性的油气田采出水、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仅需简单淡化,直接变身为洁净氢气。这项颠覆性技术,正将棘手的工业污染源和废热转化为驱动“双碳”目标的绿色新能源。
海洋科技成果创新奖:福州高新区冶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牡蛎壳“点土成金”,废弃资源守护耕地安全。冶地生态科技让福建沿海堆积如山的废弃牡蛎壳,化身为受污耕地的“生态卫士”。其“蓝贝净土”技术体系,通过高温煅烧重塑牡蛎壳结构,结合专利化学钝化技术与功能微生物,构建三重防护网,使重金属钝化率超90%,效果持久性是传统方法的3倍以上。配套的“碳汇反哺”模式,更让农民零成本使用技术并分享碳汇收益,变被动治理者为积极“生态合伙人”。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7家高新科技企业的优异表现是福州高新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厚植企业发展沃土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高新区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资源对接等举措,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此次大赛成果既是对企业自身实力的肯定,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