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笔对虾订单集采供应链金融产品落地
东盟海交所创新模式实现三方共赢
记者从福州自贸片区获悉,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首笔对虾订单集采供应链金融产品近日落地。一家海产品外贸企业作为此次集采核心主体,依托东盟海交所交易平台,从合作银行机构获批1000万元贷款,标志着东盟海交所“集采需求+金融支持”创新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了解,该企业受下游公司委托,需采购1000万元南美白对虾,资金若不到位,将影响合作信誉并错失国际市场窗口期。以往外贸融资,企业需提供复杂担保材料,银行核验交易真实性流程繁琐、放款慢,难以满足海产品贸易“时效强、周转快”需求。
借助东盟海交所“线上交易+灵活交收”服务体系,该企业快速完成集采订单挂牌、摘牌全流程。平台生成的可追溯交易凭证,为银行授信提供真实依据。东盟海交所还提前对订单信息合规认证,为企业“背书”,省去银行大量核查时间。
“以往大额外贸融资因信息不对称,审批时间较长,此次数字化赋能既控风险又提效。”合作银行负责人说,依托东盟海交所的公信力与认证订单信息,短时间内便完成对该企业的精准授信,快速发放贷款。
这笔贷款落地实现三方共赢:企业减轻资金压力,完成集采;银行拓展风险可控的外贸融资新路径;下游公司避免供货不足导致的订单损失。